★ 这家伙又闹腾了,F-35的升级又被拖后腿
你听说没
最近美媒《军事观察》杂志发布了个消息,说美国政府问责局又扯出一份报告
把洛马公司那“神话级”的F-35战斗机升级计划又给“拆穿”了
原本说好好,要把F-35升级成“完全体”,那就是要大变样、全面发力
眼下不仅要把这计划缩水,还又推迟了两年
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挺荒唐
原来这升级里面的黑科技功能,已经一块块砍掉得差不多了
真是像是“阉割版”的版本了
★ 二十年前的豪言,眼下变成笑话
你想想,二十年前,那会儿F-35项目刚启动的时候
说这是要“终结所有战斗机的战斗机”,多牛
结果,几年过去了,连最基础的升级都搞不定,真是让人觉得
吹牛的故事都快变成笑话了
问责局那份报告里说:眼下的Block 4版本,不光“功能变少了,进度还拖得更长”,而且到底要花多少钱
想当初的66项升级,眼下还能剩下多少
没人知道,真是“天知道”
这就像你买了个豪华配置的手机,结果用着用着就卡顿,厂商还天天忽悠说“下次软件更新一定修好”,但真正地
★ 航电系统成了绊脚石,真是想哭
说到这次升级的关键点,核心部分就是TR-3的航电系统,这玩意儿原本是个“黑科技”
可是眼下成了最大的“绊脚石”
计划原本是2023年把它搞定,结果一拖就是到2026年
这还不算,连发动机生产线都影响了
新机的交付速度变得越来越慢
你知道最扎心的事儿是啥吗
作战测试局的结论:到目前为止,F-35还没达到二十年前立项时立下的性能指标
这就好比你买了个顶配电脑,结果用起来连办公软件都卡得不行
厂商还天天忽悠你说“下一次更新会修好”
★ 咱们这边有动作,打了个漂亮的“重拳”
恰好在美国这边为F-35的升级扯皮、闹腾的时候
咱们可是干了一件“掏他们心窝子”的事
去年12月26日,咱们直接放出两款六代机的原型机试飞视频
你别说,这不是CG动画,也是真实的飞机试飞视频,还听说已经进入了高强度测试阶段
估计到2030年就能正式服役了
这一招儿,直接给洛马公司打了个“重拳”
华尔街那些专业人士都明白:等中国的六代机开始量产,F-35在空中就变得“过时”了
形势一旦变得紧张,洛马赶紧想出个“救命稻草”:提议搞个“5+代”版本,把一些六代机的技术塞进去
但你想,这公司连F-35Block 4这种“整容级”升级都搞不定
还想折腾“换骨架”的版本
就像让个连加减都不太会的人去学乘除,根本不靠谱
★ 六代机的路还远着,未来看起来不太妙
其实
洛马的“六代机梦”也没那么顺利
美国的F-47六代机项目一开始也挺热闹,但眼下也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
原本指望靠六代机来接替F-22和F-35的“江湖地位”,但眼下看起来,F-22老旧,撑不起场面,F-35又像个“半成品”
你说这局面,真是让人挺无语的
美国花了这么多钱,搞了个“史上最烧钱”的武器项目,还被人说是“人间上唯一量产的五代机”,结果眼下这个阵势
最主要是在亚太地区,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都在买F-35
准备跟咱们歼-20、歼-35比拼
可眼下,升级计划都快“烂尾”了,西太平洋的空中天平
可能真的要向咱们倾斜了
★ 人间看热闹,咱们还在努力追赶
俄罗斯即使五代机拉胯点儿
但人家苏-57已经开始实战部署乌克兰战场了
反观F-35,连软件升级都搞不定
更别说应对现代电子战环境
乌克兰战场上,已经验证了:没有持续升级能力的战机
你说这二十年,F-35一直在“承诺超支、砍功能、推迟、再超支、再砍功能”的死循环里打转
根本原因也挺好理解:技术范围贪大求全,想用一款飞机满足三军需求,结果需求互相打架,弄到最后啥都没搞定;供应链也出麻烦,全球有1800多家供应商,协调起来真累人;再说软件,光代码就超过3000万行
容易出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项目关乎美国45个州的就业麻烦
看美国的抉择 眼下美国的海军还指望F-35C撑起航母的空中力量,海军陆战队则希望F-35B能垂直起降
结果都得到了“阉割版”的飞机
照这个趋势下去,F-35可能会重演F-22的悲剧
还没真正打造出完整战斗力就要被“淘汰”
五角大楼眼下也在犹豫,要不要继续拼钱填坑,赌洛马能搞定升级;还是干脆放弃,集中资源搞六代机;或者多采购一些四代半的战机,比如F-15EX
不管咋地,美国空军那半个多世纪的技术优势
依俺看,咱们国家的动作最明显,六代机的竞赛早就打响了
眼下哪都能感觉到咱们已经领先了半程
要是F-35Block 4到2030年还不能形成战斗力,等中国的六代机一出场,西太平洋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