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百色行政区域漫谈

古今百色政区漫谈

作者:独隐龙 配图:阿波

说到百色历史,说长也长,长到令人咋舌的地步,达到80.3万年。这个历史哪怕放到世界史前文明史来看。都是有地位的。以百色手斧为标志,说明百色这个族群曾经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族群。说短也短,以百色厅的建立和改土归流来看,百色的诞生和融入中央政权统治是在雍正五年(以设厅为标志)和七年(以改土归流为标志)(即1727年和1729年)。所以这个古今,我们以百色厅成立为界为谈。

至于政区,也就是所谓的行政区划、行政区域,是国家为行政管理,根据政治、经济、民族、历史等因素,把领土划分为大小,层次不等的区域。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政权,进行社会管理。它包括管辖面积、官阶等级、功能定位。中国现行行政区划分省级、地级、县级、乡级、村级、组级。其中省、县、乡为基本行政区。地级市是介于省级和县级行政区之间的一级行政区。我认为,其实说白了,政区也就是一个等级。在中央政府和老百姓心中,你是什么样的东西。

图中所见,是出土于广西百色的旧石器时代“石斧”。所谓石斧,顾名思义,就是拿石头做成的小斧子。只不过这种石斧通常用手持握,也叫“手斧”,距今,已经超过80万年。要是按照轩辕黄帝距今五千年来算,这块手斧距离咱们的时间,足够中国历史来他个160个轮回了。

今天的百色地盘上,实由清时3个正厅级政权组成,分别是思恩府、泗城府和镇安府。思恩府初期府治设在平果旧城镇,后迁马山乔利,再迁武鸣,管辖田东、田阳、平果、马山、宾阳、上林、右江区一部,甚至代管过泗城府和镇安府,而且百色厅是由其下属的田州分出,所以说思恩府是百色之父不为过。泗城府管辖西林、隆林、田林、凌云、乐业及贵州册亨一部分。镇安府管辖靖西、那坡、德保、大新及云南富宁一部分。

清代地方政府组成为总督(管两个省,通常加挂兵部尚书衔,官阶从一品,相当于今天副国级)。巡抚(一省一把手,相当于今天省委书记,正二品的正部级官员)。布政使(一省二把手,相当于今天省长,从二品的官员)。按察使(三把手,相当于今天政法纪检口老大,正三品的官员)。道员(副省长,正四品官员)。候补道员(省长助理)。知府(地厅级老大,从四品官员)。知州、知县(县级老大,七品官)。到了县以下,皇权不下乡,由乡绅自理。

清末时,广西行政区划为十一府、二州、二厅。十一府为桂林、柳州、庆远、平乐、梧州、浔州、南宁、太平、思恩、泗城、镇安。二州为归顺直隶州、玉林直隶州。二厅为上思直隶厅、百色直隶厅。直隶州和直隶厅均直属省政府,相当于副厅级的政权.而普通的州和厅,则是正处级七品的县级政权。

清末,广西行政区地图

谈了政区,咱们再谈人才选拔。古代选拔人才,唯有科甲是正途,科甲就是相当于今天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的合一体,其路径为:地厅级单位主办即府试考出来的叫秀才,相当于今天普通本科生和大专生。省政府主考的即乡试考出来的叫举人,举人相当于今天的985、211的本科和硕士,然后到北京参加教育部礼部的考试即叫试,考中的叫贡士,相当于今天的985、211的硕士和普通大学的博士。然后由皇帝老爷主持的殿试上再考一次,考中的即叫进士,相当于今天211、985本硕博连读外加选调生考试。考中举人就算有功名了,至少可以做县教谕(即教育局长)这一级的官员,甚至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做到知县(县委书记)这一级。清末西林知县张鸣凤,怒杀马赖,他就是云南临沧人,举人出身。考中进士就相当于祖坟冒青烟,因为考中进士即可进翰林院即(皇家科学院),陪皇帝或太子读书,也可外放到地方去做七品正处级县官了。大家看看这个规则何其熟悉,今天的博士出来混地方招才给的待遇也是副处,硕士给副科。看来历史是有记忆的,也是有传承的。

今天百色地盘上的清代有三个地厅级政权,在改土归流之前,无人考中进士。改土归流后设了考棚,至清末废除科甲,总共才出了7个进士,详见独隐龙《千年百色最聪才子仕宦之路》。而同期,广西省出的进士数量是598人。江苏省武进县就出近二千人。由此可见,百色自古以来,并不是以文见长的地方,但也还是有人才的地方。回过头来再谈百色的由来。

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及排名

一、前世篇:(一)开牙建府——百色设厅建城

事略:百色原为博涩,田峒两个小村庄,古为百粤地,秦汉以至明清隶田州。史书《百色厅志》载:百色,初无官也,有之,自雍正已酉(yŏu)年始。百色、初无城也,有之,自雍正辛亥(应为庚戌)年始,百色,初无属也,有之,自光绪乙亥年始。康熙三年(1664年)田州属思恩府管辖,府治设于武缘县(今武鸣),并设思恩府同知一名。雍正七年(1729年)迁思恩府同知于百色,又二年建署,承审田州、上林、下旺、定罗、都阳等案件。乾隆七年(1742)置州判(即中级法院),光绪元年(1875年)田州改土归流,升百色厅为直隶厅,厅治在百色。

百色是广西西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右江上游。百色由壮语博涩寨而来,博乃山川塞口地形复杂的地方,壮语中博有嘴巴之意,涩乃拍洗衣服的地方.

百色之名之始,于雍正7年(1729年)分田州土州地设厅制,迁思恩府理苗同知驻百色,谓之百色厅,翌年建城。雍正是个奋发有为的个性帝王,不好酒色,平生爱好就是批奏折。他在位时把百色从田阳分出来,设百色厅。这个厅并非今天的地厅级政权,而是思恩府代管的县级市。至于理苗同知,就是管理苗族的、级别约相当于今天市委付书记的副厅级官员。

为什么要管理苗族捏?苗族的祖先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之一,兹尤与炎帝黄帝在黄河流域争天下,不敌炎黄,迁徙到西南,在西南作为外来族群经常受欺负。因为苗族人经常吃不饱饭,凭什么你们官老爷早上有酒喝,晚上有N摸呢?于是经常造反,动不动就闹事,一闹起来就很团结,常常几万人呼啸而来,攻城掠府,把县老爷抓杀了。官家很害怕,就胡说:发苗疯了。在官家眼里,苗族代表了所有的少数民族,所以在西南设了苗疆管理区,也设了专门的岗位叫:理苗同知。理苗,就是管理苗族事务。在朝廷眼里,苗族是所有少数民族的代表。同知,就是与知府平行同为厅级干部(低半级)的市委副书记。

从思恩府(地厅级建制府治在平果旧城,后迁武鸣,管辖平果、马山、武鸣、上林、宾阳)调了个理苗同知来,也就是百色苗族自治县的意思。光绪元年(1875年)田州改土归流,升百色厅为百色直隶厅(厅治在百色镇,今百色一小),直隶厅就是直属省政权管的副厅级单位,之前是散厅,统辖恩阳州判(今田阳)恩隆县(今田东),上林土县(今田东思林镇),下旺土司(今平果县海城乡),后又划下田里(今四塘镇、那毕乡七塘、百色镇全境、永乐乡百练村等地)龙篆里,篆里四都(今巴马中西部)归百色厅治所属。这就是百色有属之始,到了民国设过民团区、行政监督区和广西第五区(时广西有15个区),鼎故革新、江山变红后设百色地区,奠定了地厅级建制的框架。百色全境东西长360公里,南北宽95公里,面积36000平方公里,比许多非洲小国家还大。

在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升百色为直隶厅,辖境相当今百色市区及田东、田阳等地,这是百色首次成为地市级行政机构,相当于直属省政府管辖的副厅级政权。

百色建厅之时,在今日之百色地盘上存在三个地厅级政权,不承想后起之秀的百色厅竟取代了三个地厅级政权,成为了桂西军事、政治、经济的核心!

建国后百色有大百色和小百色,大百色也就是百色地区行政公署,小百色即是县级百色市,行政公署是省级政府的督察性派出机关,只是一种片区性质的督察类协管,不属于一级政府,故不便于行政管理。二〇〇二年六月,国务院批准撤销百色地区和县级百色市,设立地级百色市,而县级百色市则改为右江区,现如今百色管辖2个市辖区(右江区、田阳区),7个县(田东县、德保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1个自治县(隆林各族自治县),2个县级市(靖西市、平果市),面积36252平方公里,相当于2个北京市,56个新加坡、香港,大过海南省,是广西面积最大的城市,人口420万人。

百色设厅建城,开牙建府(指官员依朝廷旨意开设衙门行使管理职能)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是百色人政治、经济生活上的一件大事。从此百色登上中国历史舞台。那么百色又是如何成为桂西的核心呢?我认为离不开政治制度改革和自身的地理位置带来的经济实力。我们先看改土归流。

(二)改土归流

事略: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皇帝决定在云南、广西为重点的各省强制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广西的改土归流是从右江流域开始,清廷在泗城府建立了流官体制,成为西南第一个改土归流之地,此后统治了西南上千年的土司制崩溃,但仍绵延至民国十八年(1929年)广西改土归流方全部结束。广西一省在府级政权(地厅级)层次上全部流官化,并在州县层次上大体完成改土归流。

各位客官一看,可能会有一点惊讶,何谓土?又何谓流?这样的事缘源何能入古今百色大事?然而我却要说,这项制度的设立乃至改革深深的影响了百色人民的生存状态,如果要排大事名位,这件事起码排前三位!且听我细细道来:

土即土司制,源自羁縻制度,中国自秦汉以后,中央皇朝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制度,何谓羁?马络头也!何谓縻?牛靷也。意思是对少数民族要像对待马和牛一样,给马套上笼头,给牛拴上牛缰绳。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手段高压,縻就是用经济物质抚慰,通过设立羁縻州县来加强统治。

北宋初年,朝廷便在唐代设置羁縻州县的基础上,健全和严密这项制度,就地任命相应的少数民族首领为土官,让他们管辖一定的范围,官职世袭,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民族自治。当地土官名分皆不入朝廷版籍,即不入朝廷官员正式编制,朝廷也不发工资给土司。

▲莫土司衙署是壮族的土司衙署,也土司在土县的土司衙署兼私人住宅,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城关镇西宁街翠屏山北麓,总占地面积38.9万平方米,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

土司筑群全景。莫土司衙署坐南朝北,主体建筑有莫氏土司祠堂、池塘、东西两官厅、后阁、环房、厨、库、守卫房等,四周用砖砌围墙,内有面积宽敞的草坪。衙署建筑群以中轴线布局,采用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形式,依次由门楼、牌楼、大堂、二堂、后堂、官眷房、关井及左厢房、右厢房等组成。

朝廷也是没办法,少数民族聚居地,山那么高、路那么长、水那么大……人又那么野。(据说一般是不怎么随便乱杀人的)。所以只能找个代理人,成立分公司,任命总经理来统治了。从体制上看,土司制更像是挂名的分公司。分公司只是承接了总公司的名号隶属,有效地维持总公司(中央皇权)形式上的强大、统一。和藩属国不同,藩属国是要称臣纳贡才获得这个地位,但土司制有四个施政方式对西南乃至百色边疆不利:1. 不派驻军,这个倒无所谓。2. 地方收入无须上缴中央,但中央财政也不搞财政转移支付,朝廷对百色的态度是:你已成年长大,应当自立,有多少钱你就花多少钱,没有就别花,别啃老、刮老,别问老爹要,老爹不会管你这个。3. 不派流官统治,所谓流官,也就是流动有任期制的中央派出官员。

清时,县太爷一级由北京直接任命的,少数民族地区则由土司、土官统治。这样一来,地方就听不到中央政府的声音,全部是壮人清一色叽叽喳喳的鸟语。听不到北京话和西南官话,不派流官统治,土司就可以在自己地头上为所欲为。

第4才要命,不设考棚,也就是考点。不设考点,百色就没有大学生,也出不了公务员,没有公务员的队伍就出不了官员!就融不进主流社会。所以你会看到百色的高中每年高考哪怕只考中一个北大或清华,都会轰动的不得了。

也许朝廷给西南蛮夷的定位便是任你们歌、任你们舞、任你们烂醉,底线是不造反即可。至于出不出人才,能不能给国家财政做贡献,朝廷真不关心。这样一来百色的地位就像趴在窗边听课没有正规学籍的野孩子,你表现再好,朝廷也不会发奖状给你。改土官制为流官制后,把百色纳入了国家统一治理层面,百色迎来新的生命。很明显的一个变化便是,雍正乾隆年间,西隆州一下子就考了三个进士,是政策制度有巨大红利的,亦可见百色人其实并不笨,缺的只是机遇平台!

清朝考棚。科举考试,这玩意儿就类似于我们现代的学历考试、公务员考试和选调生考试,不过在古代,这玩意儿可是决定你未来能否走上仕途的关键。在改土归流之前百色不设立考棚,对于当时百色的读书人来说,面临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例如考试机会的限制或者受到其他地区考生的歧视。

说到这我要深深感谢一个人,这个人便是雍正皇帝。大家都知道清朝时有一个所谓的康乾盛世,意思是康熙和乾隆一朝,中国是最兴盛的,可好多人不知道雍正与这有何关联?直说了吧,雍正是康熙的儿子,乾隆的爹,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君主,雍正爷除了为百色办这事,还给百色设厅建城。雍正爷在位时间不长,仅十三年,可他是一个标准的职业皇帝,只爱好办公批奏折,每天批文量达上万字之多。同时他还是一位锐意改革的皇帝,是一个卓越的实用主义政治家。

百色建厅后,在朝廷眼中是怎么样的等级呢?自汉代后,历代王朝都以户口或钱粮来评定各州、郡、县的等级。朱元璋建国大明后,沿袭旧制,定粮二十万石以上为上府。以下征服十万石,以下为下府。县则以十万石以下为上县,六万石以下为中县,三万石以下为下县。(和今天的设计有些相似,以贫困发达为例,县或地区分为发达地区、贫困地区,贫困地区又分区定贫困县和国定贫困县。百色12个县区有十个国定贫困县)。但是,仅仅以户口或钱粮来评定地方行政区域的等级,虽说也较为合理,但并不能真实反映一个地方的事情。如治理难易程度,民风民俗情况以及地理位置等。这个时候,广西省老二向中央政府提了议案,并得到朱批。在全国进行此项政治制度的改革,这个改革牵涉到人才选拔和地方行政区域如何匹配的重大问题。我们先来看清代地方州县长官是怎么选拔任用的。

清代州县官之选任,均由吏部月选。即遇有缺出,吏部先分列官缺类别,统计出缺额数,再将官缺一一写于竹签上,封固后置入签筒,每月二十五日在天安门外掣签。掣到某签,即补授某缺。掣签选官,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选官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保证选任的公平性,但将人和缺的结合完全寄托于抽签者的运气,而不是根据官缺的实际状况,为其选拔合适的人才,显然违背了量才授职的基本原则,不利于地方治理。我来翻译下:清时地方厅处级官员选拔任用,由中央组织部每个月挑选一次,中组部先统计出全国各地方政府官员出缺情况,然后将官缺写在竹签上,让符合条件的官员,掣签来定选派何方?这种方式好像公正,但比较简单粗暴。

雍正六年( 1728) ,广西布政使金鉷针对当时各省普遍存在的人缺不宜的现象,提出一套新的划分州县等级的方法。简言之,即根据各州县所处地理位置的冲或僻、政务的繁或简、赋税的完或欠、命盗案件的多或寡等四方面情况,分别定为“冲”、“繁”、“疲”、“难”四个要素。再按所占四要素之多寡,把州县缺划分不同的等级,其中四要素俱全、或兼( 包括兼三和兼二) 、或专者,定为“要缺”,遇有缺出,令各该省督抚于所属州县内拣选调补;而四项俱无者,定为“常缺”,遇有缺出,令吏部掣签补授。与明代的繁简制度相比,金鉷的建议有三方面突出的特点: 其一,含义清晰。其明确指出,地当孔道者谓之“冲”,政务纷纭者谓之“繁”,赋多逋欠者谓之“疲”,民刁俗悍、命盗案多者谓之“难”。金鉷提议以“冲、繁、疲、难”四要素为标准,将州县官分为要缺和常缺,其目的是想把州县要缺从月选缺中抽离出来,遇有缺出,不再由吏部月选,而是由外省督抚于属员中拣选补授,以打破州县官尽由吏部月选这一固有的选任方式和权力分配格局。

针对选人用人出现的问题,中组部权力过大、地方政府无权以及地方治理难度不同,金省长提出选人用人的新方法,将全国各州县划分为四个等级:冲,也就是交通要道。要冲,水陆交汇,商贸繁华之地.繁,翻译成今天的语境就是政治生态不好,民族矛盾突出。疲,就是地方财务收支不平衡,经济发展缺乏后劲。难,就是社会治安不好,命案盗案频发,民风刁蛮,社会矛盾突出,然后按此标准如有四个要素均有或有二到三个,就定为要缺。所谓要缺,就是紧要、重要的能锻炼人的官缺。遇到这种情况,就有地方省老大在所属州县内选拔人才任用。而四项都没有的,则定为常缺,也就是普通正常出缺。这种情况下,选拔人才的权利由中组部按惯例行使。

“冲繁疲难”方案的提出仿佛漫漫长夜中的一束亮光,指引了行进的方向,解决了长期困扰雍正的难题,令其兴奋异常! 他在金鉷的奏折上朱批道:此奏可嘉之至! 向来调繁简总为督抚利薮,如不令更调,实误地方吏治,所以只暂开权移之道,酌量督抚,令且行看。为此事,朕时常系念,未得主见,而亦未有人言及此。今览此奏,深恰朕意,如此方得至中之理。已交部议。从“可嘉之至”、“深恰朕意”、“至中之理”等语,可见雍正对这份奏折的欣赏和重视。这是广西高级官员对中央政府政治制度的一大贡献,他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制度设计模板。别小看这个模板的意义。今天的百色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中央政府也提出了明确的希望,希望百色能在制度创新上创造全国意义上的模板。所以,不要小看落后地区,落后地区也有先进的思想和理念。

金鉷,雍正五年,擢广西按察使,寻迁布政使。六年,就擢巡抚。讨平西隆州八达寨叛苗。(网络图,非本人画像)

清史稿广西各府县考语全表

桂林府

冲 繁 难

柳州府

冲 难

庆远

繁 难

思恩府

繁 难

百色直隶厅

冲 难

泗城府

平乐府

冲 难

梧州

冲 繁

郁林直隶州

冲 繁 难

浔州

冲 繁

南宁府

冲 繁 难

太平府

冲 难

凌云

西林

西隆州(今隆林)

冲 难

镇安府

天保(今德保)

奉议州(今田阳)

镇边(今那坡)

繁 难

从上表看出百色诸县在朝廷中的地位。除西隆、奉议有冲字,其他的都是繁难之地。理论上,这些苦寒之地正是锻炼干部,出人才的地方,然而事实上,官员对此却敬而远之。难怪当年赵翼作为探花留在军机处(中央办公厅)工作,乾隆爷要提拔他外放到数千公里外的镇安府任老大,他心里一万个不乐意,还是乾隆爷做了一番思想工作才上任。从京城足足走了半年多才到德保,你说这个地方难不难?

(三)云贵通道上的铜盐互易和广西财政收入第一大市

事略:百色商业兴起约在康熙末年,清代道光达到鼎盛,咸丰年间有所恢复。民国之后,又重现辉煌,多年连续蝉联整个广西地级市财政收入第一名,甚至收入占整个广西省财收一半!

先说云贵通道。古代交通不便,尤其西南一地,山峦叠嶂,崎岖难行,交通主要靠水路和马驮。百色正好是个水、陆两路的交汇点。早期在宋朝时期,百色就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先是田东茶马古道成为军马交易场。百色向西往贵州,可上汪甸—乐业—望谟;往云南,可走阳圩、剥隘、富宁、广南、文山、昆明、大理,这条道路就是古驿道(官道),也就是史上有着百色大道之称的滇桂重要通道;往东可走南宁、或上桂林、衡阳、长沙、杭州,或到梧州、广州、香港。

百色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西与云南省文山州相接,北与贵州省兴义市毗邻,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紧连,南与越南接壤,是滇、黔、桂三省(区)交界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百色具备面向国际国内双重开放的区位优势,并且已经形成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四位一体”的交通网,口岸方面拥有龙邦、平孟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岳圩国家二类口岸和7个边民互市点。

到了清朝乾隆期,官府又有一个特殊和另类的贸易,凸显了百色的区域商业价值。这个贸易便是滇粤铜盐互易。铜和盐都是当年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质,铜的用途是用来铸币,也就是造钱。盐就不用说了,人没盐吃,生活就没法过。但广东缺盐多铜,而云南多铜缺盐。乾隆年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巡抚)鹤年发明了一种奇特的贸易方式:互换。也就是拿云南的铜来换广东的盐,中转地就设在百色。他在上报朝廷的奏折上是这样说的:虽百色、剥隘瘴乡夏秋难行,但系粤滇适中之地(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百色乃水、陆交通交汇点)。若秋间于广东运盐启程,冬间可抵百色;春初可运铜启程,暮春可运出百色;若岁底运盐启程,春可运出百色;若秋间运铜启程,岁底可运盐启程,春可运出百色。说白了就是云南通过陆路马帮将所产铜运至百色,广东以舟楫之利将粤盐上达百色。盐铜互换,各取所需,原路返回,既节约了交易成本,又扩大了交易数额。既解决了广东无铜铸币之烦,又缓解了滇南民众无盐之苦。

高!这招实在是高!古人真有智慧!

由此,百色的商业价值渐渐被精明的广东商人发现,许多的广东人随着这股洪流纷纷来到百色“揾食”。一来便发现,在这里“揾食”很容易,想发财也不是很困难。经过了三百年的苦心经营,至民国期间,竟出现了一个奇迹——广西财政第一大市。

评析:好事客官一看,绝对摇头不敢相信: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的确,新朝之后,百色财政在广西各地市一直是倒数前三名,没钱自然腰杆不硬,所以百色的干部去南宁开会,要坐最后一排,发言也是最后一个发言,干事情先问河池、崇左、来宾干了没。这几年情况略好,在全区十四个地市里排位第六,但即使如此,也与历史上曾有过的辉煌差别巨大,更何况据百色史学权威黄桂宁主编的《百色历史通稿》载明民国时期百色经济结构为:工业没有产值,农业经济占97%,小手工业经济占比3%。

大家知道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第三产业是服务业。经济界还流传一句话: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难道种点玉米,卖几个芒果就会富裕?工业、农业不行,就指望第三产业——服务业了。所幸百色就凭天然的交通地位设岗收税即可,所收的税种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产品,常年畅销,绝对市场巨大,供不应求,这个东西便是——鸦片过境税。鸦片是由罂粟割浆提炼而成,罂粟是两年生草本植物,广种广收,不需特别护理。右江流域有适宜种此物的土质、气候和雨量。滇黔两省是中国鸦片的最重要产地,云南产“南土”质量居全国之冠,是唯一能提取吗啡的上等鸦片。贵州产的称之为黔土,也是鸦片中的佳品。滇黔两地鸦片要销往香港、广州,主要的通道便是百色,百色当政者只需派兵设卡收税即可。

民国初年,滇黔每年过百色销往下路的鸦片有两千多万两,百色征收过境税,从上路来每100两收进口税8元,往下路出口收税60元,年收入约1500多万银元。又据新桂系巨头,二号人物黄绍竑回忆录载:“又照《桂政纪实》所列到民国二十一年广西财政全部收入统计为3100万元,而鸦片烟税就占1588万元,以每千两500元税计,就知道这年内广西经过的烟土在三千万两以上,数目惊人!”

鸦片过境税让百色多年连续蝉联整个广西地级市财政收入第一名,后来,红七军和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征“重税”的办法来管理鸦片过境,即每100两鸦片过境,征收10两的税,也就是按照过境当次数量的10%计算收取税收。这种办法既限制了鸦片烟的发展,又解决了根据地的军费开支困难。

顺便说一句,民国时期银元跟今天人民币的比率,按粮价购买力测算,一元银元大约相当于今天三百元购买力。如此计算广西当年财收约合93亿元人民币,而百色则占了一半之巨!(今天的广西年财政收入3000亿,百色约为160亿)可惜这钱来得不干净!所以新朝之后,百色被打回原型——边穷之地。

从历史上来看,百色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中央政府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中央政府在新世纪之初就给百色送了两个大礼包。

(一)《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颁布与实施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公布《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明确了未来10年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在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作出发展规划。

2015年2月,国务院批复实施了《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什么叫核心?核心就是老大领袖,就是国务院文中把百色定位为左右江革命老区核心城市,而左右江老区则涵盖了三省区八地州59个县区。如今百色人不仅朝桂西重镇努力,更朝三省八地州的核心城市方向努力。

(二)未来篇《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颁布与实施

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是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试验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与越南接壤,是中国对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前沿。建设广西百色试验区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沿边开发开放步伐、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2020年3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百色试验区是全国第8个,广西继东兴、凭祥后第三个全国首个地级市全覆盖的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试验区空间布局与历史上的耦合。

根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试验区按三区一轴格局构建,三区分别为:1开放引领区,包括靖西、那坡、德保三个沿边县市,这个区主要打造外向型产业集群。2 重点开发区,主要包括:右江区、田阳区、田东县、平果市是试验区产业集聚和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区域。3 绿色发展区,主要包括凌云、乐业、田林、隆林、西林5县,主要构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先行区。4联动发展轴:认重庆-贵阳-百色接越南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主通道,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有机衔接开放引领区,重点开发区,绿色发展区。

我们把目光回到清时会惊奇的发现:开放引领区的地盘是原镇安府的地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南部山区,重点开发区是原思恩府的地盘,也就是右江河谷。绿色发展区,其实也就是原泗城府的地盘。

为何如此定位呢?镇安府里通外国与越南相连,越南与广西是原法国地盘,山水相连,沟通无碍。对方虽然是个小国,但再小也是个国,是国就会有差别,包括政策、产品、机制等,有差别就会有利润,所以发展对外贸易,外向型经济,条件得天独厚。说到重点开发区所在的右江河谷,这一带因早年凭借交通便利,开发较早,有相当的基础,在地方里经济指标,实力举足轻重,所以要列为重点开发,说到绿色发展区的泗城府。这里历史上山高路远,产业基础薄弱,但又有青山秀水,按时下的说法便是守住青山丽水,就是守住了金山银山,所以重点发展些康养产业和生态产业。

说到联动发展轴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历史上就有云贵通道,作为沟通东西部的道路,但现在气势更恢弘,是整个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百色就是新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以此通道为三个区的联动发展轴,通过此轴加强与西部内陆腹地,西南、中南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对接。

百色市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该通道西线主通道的关键节点城市,也是中国与东盟双向开放的前沿,更是西南地区沟通东盟的重要枢纽和基地。

在百色乃至中国这么广袤的土地,怎么实现有效治理?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个难题。优秀的执政者们,其内在逻辑往往趋同,一要高度抽象、一要抓主要矛盾。我把这种逻辑总结为“三个中国”:第一个叫“关键中国或百色”、第二个叫“敏感中国或百色”,第三个叫“无所谓中国或百色”。治大国如烹小鲜,首先就是要宰执天下。“三个中国”的区域划分从古至今可能有所不同,但划分思路则是一致的。对于执政者来说,“关键中国”“敏感中国”和“无所谓中国”的区别,就是心腹之患和肘腋之患的区别。

什么叫“关键中国”?比如说北京、上海、广东、江浙,它们或是首善之区,或是国际都会,或是开放前沿,最起码也是钱粮大省,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都是执政者时时刻刻关注的,必要时亲自抓的地方,这叫“关键中国”。比如站在全广西省层面的来看,关键广西当属南宁、柳州、桂林,站在百色市层面看,关键百色就是今天的右江河谷。即重点开发区,这几个地方钱粮丰裕,财收占百色半壁江山。

什么叫“敏感中国”?比如新疆、西藏,虽然地处边陲,但牵涉到我国的核心利益,战略地位很高,这也是执政者高度重视的区域。这种地方的干部,身膺稳疆重寄,非得能力与魄力并重的干将不可。而敏感百色就是镇安府的地盘,此地内通外国,外交无小事,稍一动作,就容易引发国际问题,但处理好了,赚钱也容易,开放有效应,当年靖西之所以早于平果撤县设市,靠的就是一个字“边”,为开放引领区。

什么叫“无所谓中国”?像云、贵、川、桂,它不能说不重要,但相比之下没那么重要: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总之过得去。从用人角度而言,是过渡人、检验人、锻炼人的地方。站在广西看,无所谓广西,当属来宾、河池、贺州、钦州、防城港。站在百色市角度看,无所谓百色就如百色的三林、凌云、乐业就是这样的地方,所以国家定位为绿色发展区。

2021年百色市各县区市财政收入(万元)

县(市、区)

12月止累计

百色市

1669267

市本级

363041

全市占比21%

平果市

301401

71亿,全市占比42%

田东县

162114

田阳区

98507

右江区

149579

德保县

102980

37亿,全市占比22%

靖西市

234337

那坡县

36837

隆林县

52983

22亿,全市占比13%

西林县

42385

田林县

56024

乐业县

35457

凌云县

33622

看上表分析,百色市2021年财收总额166亿(大数),其中市本级36亿,重点开发区(原思恩府)四县区71亿。重点开放区(原镇安府)三县37亿。绿色发展区(原泗城府)五县22亿。从经济排名中亦可看到,关键百色、敏感百色,无所谓百色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力量存在。

从以上的功能区划分和各县区市财政收入来看,重点开发区是“关键百色”,开放引领区是“敏感百色”,绿色发展区就是“无所谓百色”。

看完百色,我们再来看在执行者眼里的关键广西、敏感广西和无所谓广西的情况。

广西14个设区市2022年GDP数据

序号

设区市

GDP(亿元)

1

南宁

5218.34

2

柳州

3109.09

3

桂林

2435.75

4

玉林

2167.46

5

钦州

1917.00

6

百色

1729.10

7

北海

1674.21

8

贵港

1572.10

9

梧州

1419.67

10

河池

1135.54

11

崇左

1081.00

12

贺州

972.16

13

防城港

968.08

14

来宾

901.23

农耕文明时代,平原地区和水路发达地区发展优先,改革开放时代,沿海沿边发展有优势,到了后工业时代,青山绿水以及独特的气候资源会成为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和超强发动机。

“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各个区域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无所谓中国”也有轻重之分。在大旅游、大数据、大扶贫的加持下,曾经的“无所谓中国”或百色区域,未来一片光明,毕竟青山秀水是可以换成金山银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