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傻鱼
职场上新提拔的干部总会问:如何做好一个干部,是不是每项工作都要亲历亲为?
其实,90年前林帅回答过类似的问题
杨成武将军从抗大毕业升职做师长,对这个问题也比较迷茫。
怕自己做不好,"因此就请教林帅,后来杨成武成为了开国上将,把当年林帅对自己的教诲整理了出来,这就是《怎样当好一名师长》。
时至今日,这个内容仍被视为中层管理者必读的经典,如同晨钟暮鼓,警醒着每一位管理者。
以下内容,为开国上将杨成武将军回忆整理。图片为搬运内容,作者为杨成武将军,补充个人体会。
一、要勤快
个人体会:
林帅开篇说的很明白:
要勤快,该自己做的事情,一定要亲自过目、亲自动手,要把各种情况,环节,各个细节,做到了然于胸。
你作为领导,一定要明白自己和团队的分工,哪些是自己的工作,那些是属下的工作
把自己的亲自做好,该下属做的,要及时了解,要严格检查。
对于职场人来说:
作为新晋领导,还没有建立自己的权威,和团队磨合还不到位,关键环节一定要亲自跟进(如项目风险评估、核心客户对接),避免甩手掌柜心态。 ? ??
亲力亲为,事必躬亲,这是必须的,否则你对工作的把控,对项目的进展,都是一知半解,能做好领导才怪。
当然仅仅如此肯定是不够的,继续往下看。
二、要摸清上级的意图
个人体会:
在职场上,升职其实也是中层,甚至刚从基层升上来,
情况下,说管理有点过了,核心职能是执行,把上级领导的想法要求规划执行到位。
执行到位需要建立在,对领导意图清晰的基础上。
我们需要主动解读战略深意,不理解上级意图是做不好事情的(例:领导要求“降本”需区分成本优化还是战略收缩)
这些都是有方法理论可以套用的,比如通过“复述确认+方案预演”验证理解,减少执行偏差。
三、要调查研究
个人体会:
职场中作为中层领导,下属对工作的了解,对项目的理解都是部分的。
他们不知道整个任务的情况,而作为团队领导,必须了解方方面面的因素,团队本身的、跨部门的、客户要求的、市场变化的、成本预算的、时间的、突发因素的等等亲力亲为不是闷头做事情,闷头做事情是做不好事情的。
需要自己了解详细的情况,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才能更好带领团队把工作做好,不断积累自己的威信和团队凝聚力。
最关键的就是,通过调查研究动态掌握行业趋势、竞品动因、团队能力短板,用数据代替经验判断。
比如你可以建立“客户/竟品/团队”三维动态信息,要看到问题的动态变化。
四、要有个活地图
个人体会:
战场上是地图,工作中就是规划、大纲、进度,工作不能盲目,要有的放矢。
你需要深度了解业务流程,或者项目计划,构建“闭眼可操作”的业务全景图。
这样的工作防范也有很多,比如关键流程沙盘推演,提炼 SOP 与应急预案等。
五、要把各方面的问题想够想透
个人体会:
只对着地图是打不好仗的,同样只对着工作计划是完成不好工作的。
需要把工作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想透彻,关键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风险点在哪里,发生了什么情况该如何应对等等
总而言之,重大项目前要组织“挑刺会”,预设失败场景(如资源中断、政策突变)
只要预设失败的场景,才能知道发生这种情况如何应对,来挽回失败。
不能抱侥幸心理,侥幸的结果,可能就是事后总结教训。所以可以用“预失败分析法”事前复盘替代事后总结。
六、要及时下达决心
个人体会:
工作都有困难,有困难就不做了吗?
当然不行,把计划做好,各个问题想透彻,然后就要下决心,带领团队一起搞定工作。
每个人都要自己的局限,不可能掌控百分百的信息,不要追求完美 万无一失,领导要有担当,基于工作目标,要果断下决定,果断行动。
七、要有一个很好的很团结的班子
个人体会: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在职场升职做领导,最忌讳白领导架子去指挥属下
一个领导能做多少工作,一旦工作开始,具体落实到行动还是靠团队。
所以一定要能够团结团队,明确分工边界与协作节点,避免职责重叠内耗。一个和谐的团队,效率会事半功倍。
这里有很多管理方法,比如以目标凝聚力替代人情捆绑,定期校准团队对齐度
八、要有一个很好的战斗作风
个人体会:
团队好的作风,不是一时半会能建立起来的。
领导要有权威,有愿意分享。
做出了成绩,要给团队分享,平时要多给团队争取资源、利益、机会、学习,关键是团队才会跟着你打硬仗,关键时候定的上。
不能单纯的画大饼,灌鸡汤。
九、要重视政治,亲自做政治工作
个人体会:
团队的思维意识很重要,特别是团队中有年龄差时,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咳宁不一样。作为领导一定要注意多培训,给年轻人成长的机会,帮助年轻人从学生思维到职场思维的转变可以传递价值观(如客户第一)、消除认知偏差(例:解释战略转型必要性)
具体沟通时用“故事化案例+数据对比”替代说教。要有正向激励,一定要亲自做,了解团队的动态,个人状态。
杨成武将军的结语:
综上总结:
作为一名中层,需要在三个维度上下功夫:
1、向上管理线:用“战略翻译力”消化意图,用“预案预判力”减少上级救火
2、横向协作线:以“流程共建”替代“职责扯皮”(例:与销售部共订客户移交标准)
3、向下赋能线:做“问题清除者”而非任务派发者(例:主动协调 IT 部为团队开发提效工具)。
中层核心价值在于转化战略为行动,既要避免陷入执行细节,更要防止脱离业务空谈管理。
正的中层权威来自“打胜仗的能力”——既要像师长般洞察全局,更要如连长般冲锋在前。当团队信任你能带他们赢,管理自然水到渠成。
注:文章引用自知乎答主Arci
更多文章请关注本人公众号:辉见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