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达是位韩国博主,爱美食,也爱分享。她特意飞到新疆,就为拍个关于中国美食的视频。
本来挺开心的,结果在切蛋糕摊前,整个人都不好了。
她只想买半斤蛋糕,38块,挺合理吧?
可小贩手一挥,切了一大块。秤一称,4斤半!价格直接飙到346元。
她当场愣住,脸都白了,笑容瞬间消失。
你可能觉得这像段子,但真发生了。
她还在镜头前,表情从期待变成震惊,最后只剩无奈。
她反复说:“我只要半斤啊。”
可小贩只淡淡回一句:“切多少,你自己说了算。”
话是这么说,可全程都是他在掌控。
外国游客不熟中文单位,半斤和四斤半差得远。
她想解释,但没人听。
钱付完,人也懵了,连哭都来不及。
更离谱的是,这摊位根本没“小份”选项。
你选,他就切大块;你犹豫,他就催你快点。
一斤75块,听着不算贵,可一旦开始切,根本停不下来。
有网友爆料,这蛋糕成本才1500块,卖30块一斤。
那小贩赚了多少?谁心里没数?
本地人根本不来这种摊。
他们知道套路,早躲开了。
可外国人哪懂这些?一进来,就成了“待宰的羊”。
韩国粉丝看到视频后炸锅了。
有人骂老板太狠,有人心疼一米达。
还有人调侃:“以后去新疆,别再信‘切’字了。”
这事闹得沸沸扬扬。
该是亮点,现在却因为几个黑心摊主,成了“陷阱代名词”。
其实新疆好东西多得很,羊肉串、瓜果、馕都香。
可一个摊位的短视行为,毁了整个地方的口碑。
我们总说要欢迎游客,可如果用坑人的方式“欢迎”,
那不是热情,是伤害。
最后:
真正的旅游魅力,不该靠算计别人来维持。
商家若只盯着外国人的钱包,迟早会被反噬。
诚信才是最值钱的招牌。
别让一次冲动的“切”,毁掉一座城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