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加价打车,司机欣然接单,到站行李变“活人”傻眼!

咱们现在用手机叫个网约车,确实是方便多了,手指点一点,车就到门口了。

可这方便的背后,开车的司机师傅们每天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事儿,有些事听起来,真是让人心里又好气又好笑,甚至还有点堵得慌。

最近在山东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一位网约车司机为了多挣10块钱,接了个特殊的单子,结果没想到,这10块钱挣得那叫一个憋屈,最后还被平台罚了款、停了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个事儿从头到尾捋一捋,看看这中间的理儿到底在哪一边。

事情发生在8月7号的下午,山东一位网约车司机师傅接到了一个订单。

这个订单有点特别,乘客在下单的时候就提前说好了,人不上车,就是单纯让司机帮忙拉点东西,作为补偿,愿意额外多给10块钱。

按理说,网约车是拉人的,不是拉货的,这种“客货混装”的行为,平台是不提倡的,万一货物出了问题,或者车子在运输过程中有什么损坏,责任很难说清楚。

但是,最近网约车生意不好做,大家也都知道,跑一天车,去掉油钱、车子损耗,真正到手的钱并不多。

面对这额外的10块钱,司机师傅心里肯定也盘算了一下,觉得可能就是点行李,帮个忙顺便挣点辛苦费,于是就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单子。

可当他开车赶到乘客指定的上车地点,一个物流站的时候,他才发现事情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所谓的“行李”,根本不是一两个箱子,而是一堆分量十足的重物,加起来足足有将近200斤重。

200斤是个什么概念?

差不多就是两个成年女性的体重,或者说两大袋水泥那么重。

这么重的东西,要塞进一辆普通家用小轿车的后备箱,难度可想而知。

司机师傅当时心里肯定就犯了嘀咕,这哪是拉行李啊,这简直就是把自己当成小货车来用了。

但转念一想,自己大老远开车过来,油钱花了,时间也花了,如果现在取消订单掉头就走,这一趟就白跑了,说不定还会因为无故取消订单被平台扣分。

这就是很多人常说的“来都来了”,没办法,他只好在物流站师傅的帮助下,几个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把这堆重物塞进了车里。

这个时候,司机师傅可能还在安慰自己,没事,送到地方卸下来就完事了,这10块钱挣得虽然辛苦点,但总归是挣到了。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这件事的复杂程度。

车子好不容易开到了目的地,司机师傅和收货的几个人又是一阵忙活,把那200斤的重物从车上卸了下来。

忙完这一切,司机师傅总算松了口气,心想这趟活儿总算是干完了,可以拿钱走人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对方提出了一个让他当场就愣住的要求。

对方说:“师傅,麻烦你再帮我们把这些东西搬上二楼吧。”

“搬上二楼”,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对于司机师傅来说,性质就完全变了。

开网约车,提供的是点到点的运输服务,说白了,就是把人或者东西从A点安全地送到B点。

但是,把200斤的重物从楼下搬到二楼,这属于搬家公司或者专业搬运工的范畴了,这是一种重体力劳动,和开车的技术活完全是两码事。

现在市面上的搬家服务,遇到这种没有电梯的楼层,搬运重物都是要额外加收楼层费和人工费的,费用肯定远远不止10块钱。

乘客的这个要求,显然是超出了网约车司机的服务范围,有点得寸进尺了。

他们等司机把最难的运输环节完成了,再提出这个更过分的要求,有点半强迫的意思,觉得司机为了顺利结束订单,可能会选择妥协。

面对这个“升级”了的要求,司机师傅彻底火了,他明确地拒绝了对方。

他认为自己是开车的,不是搬运工,没有义务提供这样的服务。

可以想象,当时双方的沟通肯定不会太愉快。

一方觉得“我都加钱了,你怎么就不能多帮点忙”,另一方觉得“我只负责开车,你不能把我当苦力使唤”。

双方就这个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据司机师傅后来说,他当时虽然情绪激动,但并没有骂人,只是在摆事实、讲道理,争辩得比较激烈而已。

最终,在不太顺利的情况下,司机总算是拿到了那额外的10块钱,然后双方不欢而散。

本以为这件事到此就结束了,可让司机师傅万万没想到的是,麻烦还在后头。

没过多久,他就接到了乘客打来的电话,质问他为什么当时态度那么凶。

紧接着,平台的处罚通知也来了,平台以“语言冲突”为理由,扣除了他50元的信用违约金,并且暂停了他的接单资格3天。

这个处罚结果,对司机师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首先,为了挣那10块钱,结果倒赔了50块。

更重要的是,暂停服务3天,意味着他这三天都不能出车挣钱,直接断了收入来源。

对于一个靠跑车养家糊口的人来说,这打击是非常沉重的。

司机师傅觉得非常委屈,他反复向平台申诉,强调自己只是“就事实激烈争辩”,并没有辱骂乘客,不应该被定性为“语言冲突”,更不应该受到这么重的处罚。

但平台的处理方式,往往更倾向于平息乘客的怒火,维护平台的声誉。

在“顾客就是上帝”这种服务理念下,只要乘客投诉,平台往往会先各打五十大板,甚至更多地偏向乘客一方,因为对于平台来说,安抚好一个用户,比维护一个司机的权益来得更重要。

这件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很现实的困境,就是司机师傅们所面临的“死局”。

面对乘客的过分要求,如果司机接受了,那就等于是默认了这种不合理的索取,这次是搬上二楼,下次可能就是五楼,自己的劳动价值和职业尊严就被践踏了。

可如果司机拒绝,就像这位山东师傅一样,就很容易引发冲突,一旦发生冲突,只要乘客投诉,平台的大棒就很有可能砸到自己头上。

不管怎么做,似乎都是错的,都会让自己陷入麻烦。

这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平台规则的不完善,以及在处理纠纷时,对于服务提供者权益的忽视。

一个公平合理的平台,不应该只是简单地用处罚来解决问题,更应该明确服务边界,既要保障乘客的权益,也要保护司机的合法权利和职业尊严,不能让服务者在提供劳动的同时,还要承受无端的委屈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