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这两年走在六盘水的街头,总能撞见戴着安全帽的工人,看到围起来的工地?别嫌麻烦,这些忙碌的身影,正在悄悄改写这座城市的模样。到底这些项目能带来啥变化?今天就好好说道说道。
要说六盘水这些年的发展,确实遇到过不少坎。城里的路有时堵得让人着急,乡下的道有些还不太好走;能源产业想更绿色,步子迈得还不够大;有些乡村的孩子,上学条件也盼着改善。但六盘水没等着,而是一口气铺开了一串项目,要把这些短板慢慢补起来。
先看交通,这可是城市的血脉。盘州市那边,G246公路从丹霞镇到大山镇,27公里多长的路,现在已经有15公里的路槽验收完了。别小看这路槽,就像盖房子打好了地基,接下来铺沥青就快了。这条路修好后,从丹霞镇到大山镇,以前绕弯子的路能省不少时间,拉货的车跑起来更顺,山里的特产往外运也方便多了。
水城区的G246公路也没闲着,从俄脚村到杨梅乡姬官营村那段,双向两车道,设计时速40公里,现在10多公里已经进入路面施工了。这条路沿线村子多,修好后村民赶集、孩子上学,不用再颠簸久,就连山里的杨梅、刺梨这些果子,也能更快运到城里的市场。
还有六盘水站的改造,现在的站房不到1万平方米,改造后能扩到2万多平方米,站台也从3台5线变成5台10线,以后最多能到7台14线。2024年11月开工,计划2027年完工。到时候,坐火车不用再挤在小小的候车室,车次也可能更多,不管是出门打工还是来旅游,都能舒坦不少。
城市里的变化也挺实在。高新区的铜锣湾中心,占地212亩,要建68万平方米的综合体,有住宅也有商业。现在国际金融中心在施工,千味美食街眼看着6月就要开业了。以后住在附近的居民,下楼就能逛街吃饭,不用再跑老远去市中心,城市的烟火气也会更浓。
水城区勺米镇的营田小学,现在主体正在施工。以前有些乡村学校条件一般,孩子们上课的地方挤挤巴巴。这所学校建起来,村里的娃就能在更亮堂的教室里读书,说不定还能吸引更多老师来,教育公平不就是这样一点点实现的吗?
能源方面,六盘水也在往绿色上靠。水城区老鹰山街道的那个煤电项目,2台66万千瓦的机组,现在主厂区“三通一平”完成了七成多,1号锅炉桩基快打完了。配套的铁路专用线明年12月就能投运,以后发电更稳定,还能尽量减少污染,毕竟现在都讲究环保。
六枝特区的那个“煤—焦—氢”项目更有意思,二期建了200万吨焦化装置,还能发电、产LNG和氢。今年5月氢能示范已经点火烘炉了,这可是新鲜事。以前煤烧了就烧了,现在能变成氢这种干净能源,既不浪费资源,又能跟上新能源的趟,这脑子转得真快。
过日子,手里有粮心里不慌。钟山区的16万吨省级储备粮油项目,投资3亿多,占地10万多平方米,12栋平房仓、4个食用油罐,今年5月主体已经完工,6月就能投产。这么多粮食和油存着,不管遇到啥情况,大家的饭碗都能端得稳稳的,这份踏实比啥都重要。
其实这些项目凑到一起,作用可不止是单个的好。路修通了,货能出去,人能进来,生意就好做了;能源项目跟上了,工厂开工稳,家里用电足;学校建好了,孩子有出息,城市才有后劲;粮仓满了,大家过日子更安心。这就像搭积木,一块一块往上添,最后就能搭出个让人惊喜的样子。
以前有人说六盘水偏,发展慢。但现在你看,27公里的公路在延伸,2万多平方米的车站在长高,68万平方米的综合体在成型。这些数字背后,是更方便的出行,更稳定的工作,更舒心的生活。
看着这些一天天变样的项目,六盘水的明天,真的让人期待。说不定再过两年,你再回来看看,认不认得出都难说。你身边还有哪些正在变好的事儿?不妨来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