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分9板3帽!发展联盟两场爆发,杨瀚森正努力为重返NBA积蓄筹码

三分线外两步,比赛只剩20秒,杨瀚森接球、起跳、出手——皮球划出的弧线比他过去五场NBA正赛的总得分还要长。

开拓者队把他下放到发展联盟时,很多人觉得这是放弃的信号,但在发展联盟的第二场比赛,杨瀚森用16次出手换来21分9篮板3助攻3盖帽,最后时刻连续两记三分球几乎逆转战局。

他赛后说:打球第一件事是自信,否则上场就会畏首畏尾,这份自信来得并不容易。在NBA常规赛中,他五场比赛三分球总计三投零中,场均只有1.8分0.8篮板。发展联盟的篮筐对他来说似乎更宽容一些。

混音队主帅赫尔斯库注意到杨瀚森的变化,那两个关键三分并非战术设计,而是顺势而为,但杨瀚森准备好了。他在比赛中尝试了之前不敢做的动作,尽管因此出现5次失误,但他认为这是必要的试错:我把擅长和不擅长的事情都试了一遍,才能找到定位。这种探索在NBA的紧凑节奏中几乎不可能实现。

在开拓者,他场均出场时间只有个位数,而在混音队,他两场比赛场均出战29分钟,交出14.5分11篮板3.5助攻2盖帽的数据。

被问及针对性训练时,他回答每天按部就班跟着球队练。对于往返于NBA和发展联盟的奔波,他视之为自己该做的事。甚至面对社交媒体上的负面评论,他也显得平静:大家对我的评价是一种关心。

这种态度或许源于他的成长轨迹。20岁生日当天,他在选秀大会首轮第16顺位被选中,成为继姚明、易建联后第三位首轮登陆NBA的中国球员。

技术细节上,首场发展联盟比赛他11投4中得到8分13篮板4助攻,第二场命中率提升到16中8,并命中两记三分。开拓者跟队记者指出,最大的收获在于将训练内容转化为比赛表现。但问题依然存在:防守横移速度偏慢,失误控制仍需加强(两场共7次失误)。

开拓者目前的处境或许会给杨瀚森留下窗口,球队近五场输了四场,场均失分高达120.8分。内线轮换仅有克林根、里斯等人,战术调整的可能性始终存在。但回到NBA后,他面临的仍是克林根身后第三中锋的定位——这与他在发展联盟作为核心培养的角色截然不同。

杨瀚森的成长路径让人联想到周琦,2017年,周琦被火箭下放至发展联盟毒蛇队,首秀拿下15分4篮板3助攻。当时火箭总经理莫雷现场观战,媒体评价下放并非坏事。但周琦最终因对抗不足和伤病离开NBA。如今杨瀚森增重至118公斤,却仍需证明自己能承受NBA级别的身体碰撞。

当被问到英语沟通进步时,杨瀚森的回答很简短:大部分能听懂了,还在努力学。这种低调的坚持或许是他最大的资本。

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当发展联盟的爆发与NBA的冰冷数据并存时,教练组会更相信哪一面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