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结束的哨声在韦洛德罗姆球场上空回荡,但对马赛的球员和球迷来说,这声音听起来更像是一声刺耳的警报。主场对阵昂热,在二比一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在第96分钟绝平。到手的胜利和唾手可得的联赛榜首位置,就这么戏剧性地飞走了。这种感觉,只能用窝囊来形容,而且不是第一次尝到。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罗伯托·德泽尔比的脸色相当难看,他没有绕圈子,几乎是把一个尖锐的问题直接扔到了台面上:“我们必须决定我们想成为谁:是那支能和巴黎圣日耳曼抗衡的球队,还是那支随着天气是晴是雨而改变的球队。” 这话说得非常重,甚至有点不留情面。潜台词再明白不过了:这支球队的精神属性极其不稳定,缺乏一支志在争冠的队伍应有的稳定性和韧性。
回顾整场比赛,这种虎头蛇尾的过程更让人恼火。昂热依靠西迪基·谢里夫的进球在上半场取得了领先,但经过中场调整,马赛一度掌控了局面。 罗比尼奥·瓦斯在下半场第52和第70分钟梅开二度,帮助球队成功反超。 那时候,韦洛德罗姆球场的气氛达到了顶点,所有人都以为一场逆转好戏将以三分收场。
然而,足球场上,没到最后一秒什么都可能发生。伤停补时第6分钟,昂热的奥斯曼·卡马拉抓住机会打入一球,把比分定格在2-2。 又是最后时刻的防守松懈,这种熟悉的场景,就在上周末输给朗斯的比赛中才发生过,球队似乎并没有吸取任何教训。 作为长期观察这支球队的人,我感觉他们总是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剧本都没怎么变,只是对手换了一个名字而已。
德泽尔比的足球哲学,我从他在萨索洛时期就开始关注,到后来的布莱顿,再到现在的马赛,他的体系始终要求极高的专注度和执行力。踢顺了,场面华丽流畅,极具观赏性。但这种高强度运转对球员的精神消耗是巨大的,它不允许任何环节出现哪怕一瞬间的松懈。所以,德泽尔比的愤怒,远不止是丢掉两分那么简单,他更感到自己的足球理念被这种精神层面的涣散给践踏了。当球员无法在九十多分钟里始终保持紧张感时,他画在战术板上的一切都可能沦为空谈。
更让马赛人感到懊恼的是,这本该是一个登顶的绝佳机会。就在这场比赛之前,联赛领头羊巴黎圣日耳曼被洛里昂1-1逼平,而摩纳哥也没能全取三分。 这意味着马赛只要赢下这场球,就能以净胜球优势暂时坐上法甲第一的宝座。机会就摆在面前,自己却没能抓住。与看着对手一路狂奔将自己甩开相比,这种因为自身失误而错失良机的挫败感,无疑更加强烈。如今的积分榜上,巴黎圣日耳曼21分,摩纳哥20分,马赛19分,一步之遥,现在看来却那么遥远。
德泽尔比已经把挑战抛给了更衣室,这不再是战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身份认同”的拷问。这支马赛,究竟是想成为一支真正能和巴黎掰手腕的冠军争夺者,还是一支状态时好时坏,关键时刻总会掉链子的“天气队”?问题已经问出来了,但答案只能由球员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去给出。只是不知道,一个主教练,能有多少耐心去问同一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