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国逼我的,特朗普这话一出来,再配上西太平洋上那三艘晃晃悠悠的美国航母,这画面实在有点黑色幽默。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美国前总统对着镜头一脸无辜,好像自己才是贸易战里那个受了委屈的。可与此同时,尼米兹号、乔治·华盛顿号这些大家伙,正慢吞吞地在中国家门口自由航行。这种一边喊着你欺负我,一边把拳头怼到你脸上的操作,确实很符合我们对这位先生的一贯认知。
看着这三艘航母战斗群的阵仗,确实唬人。可问题是,这些海上巨兽的身体状况,似乎并不像它们摆出的姿态那么硬朗。就拿尼米兹级这两艘来说,平均舰龄都快奔着五十岁去了,比舰队里好多水兵的年纪都大。根据五角大楼自己流出来的一些文件,这种老旧舰体意味着出动效率大打折扣,电磁弹射系统跟中国新下水的那艘比,已经是上个世代的古董了。为了维持这么个体面的威慑姿态,据说太平洋舰队明年的军费预算又得多个一百几十亿,这跟他们天天喊的全球战略收缩,听起来可真不是一回事。
说白了,这更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台剧,剧本陈旧,演员卖力,但台下的观众,心里都有数。
真正有意思的,是关税这笔账。从2018年算起,这贸易战打了有些年头了。美方一直宣称要让制造业回流,要让中国付出代价。结果呢?美国商务部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新加的关税让美国企业自己多掏了三百八十多亿美元的成本。反观中国,对美出口的依赖度悄悄降到了12.7%,一个历史新低。这感觉就像一拳打出去,没砸到对方,反倒把自己胳膊给震麻了。
特朗普先生把这一切归咎于中国的施压,这套话术,一方面是说给国内那些被通胀搞得焦头烂额的民众听的,另一方面,也是在为自己找个台阶下。毕竟,承认自己的策略失败,总是不那么容易的。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有份报告说得就很直接,华盛顿现在是骑虎难下,既想维持强硬的姿态,又压不住国内企业的抱怨声。
面对这种组合拳,中国的反应倒是显得很平静。贸易上,手里捏着全球稀土加工这张牌,占了快九成的精炼产能,什么时候拿出来用,怎么用,讲究一个精准。军事上,传闻已久的东风-26D据说已经能做到误差不超过五米,配合天上的北斗系统,形成了一个四千公里范围内的监控打击链。这东西往那一摆,就等于是在广阔的海面上画了一道道看不见的红线,再强大的航母战斗群,也得掂量掂量越线的后果。
归根结底,美国对华策略的混乱,源于一种深刻的焦虑。他们习惯了用那套关税大棒加航母威慑的老办法来解决所有问题,可时代变了。全球产业链的复杂重组,已经不是一纸关税命令就能切断的;导弹技术的突飞猛进,也从根本上改写了海权的游戏规则。兰德公司甚至有个评估,认为美国航母战斗群在西太平洋的实际效能,已经下降了超过四成。
所以,当特朗普对着镜头大声抱怨的时候,或许真正让他感到被逼无奈的,并不是中国做了什么,而是他发现自己手里的那副旧牌,不管用了。这场世纪博弈的真正赢家,真的需要靠嗓门大来决定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