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又一次见证了一个新故事的开始。赛力斯,那个在新能源赛道上一路狂飙的“黑马”,直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扔下重锤,股票代码9927.HK,不声不响地变成了国内首家实现“A+H”双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说真的,这操作够炸裂。港交所的钟声一响,资本市场估计都要抖三抖。有人会问,咋就赛力斯先走到这一步了?新一轮融资140.16亿港元,直接创了中国车企IPO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说是2025年全球整车企业最大的一笔IPO,赛力斯算是彻底亮了,问界全球化战略也不再只是嘴上说说,看样子真要玩大的。
谁能想到,招股阶段才开始没几天,市场的疯狂就扑面而来。你以为投资人还在权衡利弊,结果压根不是那么回事。自10月27号一宣布公开发售,全球投资者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一窝蜂涌上来抢份额,最终公开发售超额认购竟然飙到133倍。啥概念?冻资直接飙到1700亿港币,这气势,不服不行。如果说资本市场是个大型比拼谁更有眼光的竞技场,赛力斯的牌面确实不小。更有意思的是,22家基石投资者一拥而进,个个都是分量十足。既有重庆本地的产业基金坐镇,也有施罗德、广发、中邮理财这些名头响当当的机构,阵仗算得上国际范跟本土派互相加持了。这波买家秀让赛力斯后续资本估值和效率提升,都有了稳定的大后方。
可如果只图一时热闹,那未免肤浅。赛力斯这笔钱打算咋花?早早就把筹码摆在了长线布局上——将近70%的资金用来砸技术研发,盯着哪些呢?魔方技术平台继续升级迭代,超级增程系统再优化,ADS4.0的辅助驾驶也要抬升到新高度。剩下的20%倒不是妥妥藏起来,而是专门为海外市场铺路,组建销售网络、搞充电服务体系和新营销渠道。最后10%用来找补营运资金,说白了,就是给自己再加一层保险——抗风险,弹性经营。听起来很科学,像某种精密棋局,研发、产品、市场的循环链就这么慢慢全了。
到底赛力斯为啥那么有底气?没啥花里胡哨,就是过硬的产品和市场陀螺打出来的成绩。从2021年问界品牌诞生那会儿开始,赛力斯已经把高端矩阵布得水泄不通了。到现在四款车型——问界M9、M8、M7、M5,累计交付超80万辆,一路数据碾压,妥妥成了国内豪华新能源品牌的“活教材”。
咱单拎问界M9出来聊一下,说它是50万级的“现象级产品”一点不夸张。综合续航1400公里,空气悬架,还有所谓“潜艇级车身防护”,21个月硬生生卖出去25万台,不是爆款是什么?而且人家连续9个月拿下大型SUV行情榜保值率第一,小日子过得跟开挂一样。如果觉得M9太霸道,别急,问界M7也来凑热闹。轴距3030mm,空间说是灵活那还叫客气。1625公里超长续航,18项行业认证,上市才41天大定就突破9万台。这家伙成了30万级家庭SUV市场的“妥妥爆款”。问界M8呢?专为多孩家庭设计,轴距更宽敞不说,“3米大床模式”让后排直接变卧室,25扬声器音响加后排巨幕投影,谁还嫌带娃麻烦?最后问界M5一句话——都市通勤好搭档。4.3秒破百加速,纯电续航602公里,铝合金底盘,年轻人通勤自驾无压力。全系标配智能安全体系,从车身到健康防护,一直在强调一句话: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赛力斯这套拳法,哪步都下得有板有眼。
说到技术,赛力斯真不是嘴皮子嗨。他们对外一直嚷嚷“软件定义汽车”,听着好像潮词,实际上是实打实的研发投入撑的腰。靠这些钱,魔方平台、超级增程技术、智能安全防线不断升级,还和顶尖高校、科技公司锁定了具身智能领域。啥意思?就让AI跟汽车场景更好地打通,用心做智能化升级。瞄准的其实很明确——让安全和智慧在车里一体化,搞出移动智能体新物种。港股上市,相当于再插一台高功率的资本发动机,技术创新动力直接拉满,赛力斯离“智慧重塑豪华”的理想又近了一步。谁说中国汽车产业不能做标杆?人家这波操作,就是想证明可以做给你看。
但仔细想想,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港股上市,A+H双平台背后,怕是互通有无的“资本策”。在A股市场制约较多的当下,赛力斯跑去港交所融资,等于是给自己找了个更开放、更多元的国际舞台。钱自然好花,关键是背后的全球化野心更赤裸裸。海外市场,销售网络,充电体系,新营销——这些都是为之后步步进军世界市场做准备。中国车企能否在世界坐稳牌桌?赛力斯试图给出自己的样本答案。
但新战场未必全是鲜花。新能源车市场说白了,就是谁能拿出真家伙谁能赢。对手们也不是吃素的,全球玩家都在拼命卷技术。赛力斯砸钱搞研发,押注智能化和安全闭环,魔方平台、超级增程这些概念能否长线发力?这还得时间验证。资本疯狂涌入,或许只是对“故事”的信仰,是不是最后能变成业绩,投资人也得提着心。其实这些年,新能源热度翻天,猫腻和泡沫也不少。看着赛力斯高歌猛进,不免让人心里犯嘀咕——后劲跟不跟得上?可再想想,能把80万辆交付实打实做出来,已经算是踏过一大步。比那些整天PPT造车的“纸上谈兵”,实在靠谱多了。
市场风向几乎每年都在变。以前讲求“油腻豪华”,现在热衷“智能安全”,最后其实就是谁能更懂中国用户的底层需求。赛力斯手里的用户画像很精准,从家庭大空间,到AD辅助驾驶,到年轻人通勤自驾,面面俱到。可以说,这批新车已经不是拿来展示炫技了,而是真的为不同场景量身定做。咱们这些普通人,看的就是实用性和安全感。
但人就怕膨胀,万一哪天技术跟不上,资本又突然转身,赛力斯能不能扛得住,不好说。它现在的厉害,很大程度是产品和研发像双保险一样护着。但一旦全球行情洗牌,赛力斯能否如愿冲到世界舞台中央,谁也没法拍胸口保证一切稳妥。港股上市只是开局,以后的路还漫长。
其实有意思的是,整个中国新能源车这几年都在搞一场史诗级试验田。每家企业都想当领头羊,每次大动作都会引发一波舆论浪潮。赛力斯这次搅局港股,既是自己的“高光之夜”,也为行业趟出了新路。它在技术、产品、资本和市场四个圈里往复拉锯,想把自己变成一辆“理想型移动智能体”。这个词儿虽然晦涩,但看背后愿景,有点“科技改变生活”的味道。不管成败,这一局已经值得让人拍案叫绝。
剩下的还是得回归现实。新能源的全方位“军备竞赛”,不只是考核谁的钱多、谁的融资渠道广。终极比拼还是用户体验。问界的四大安全体系如果真能每一点做到极致,未来这些车在世界舞台上或许真的能成为“中国智造”的名片。可如果只停留在概念炒作,泡沫来临,谁都逃不掉被市场打脸。
资本市场没有永动机,没人能一直踩风口飞翔。赛力斯这回登场,确实配得上“现象级”标签。研发和产品双轮驱动,港股IPO助力全球化,每一步都环环紧扣。对于整个国产豪华新能源赛道,也是一次新标准的建立。咱也不敢说后面不会遇到坑,但眼下,这家公司确实凭实力兑现了成长承诺。
你怎么看赛力斯这一次“双平台”上市的操作?到底是资本狂欢还是中国智造新起点?大家畅所欲言呗,说不定咱讨论着,也能预见下一波新故事。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