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突然一下子搞了三十多个稀土进口申请,商务部长还跑到议会说要跟中国谈,得保证供应。这事听着就怪。
他们自己不是有六百九十万吨稀土吗。俄罗斯那边更狠,一千万吨。怎么中国这边还没真动手,他们先慌了。
咱们先说印度。账面上六百九十万吨,全球第五,听着挺牛。可实际呢。他们那地方挖矿,先得过环保这一关。植被查一遍,水土再测一遍,十八个月起步。好多公司等不了那么久,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还有个头疼事。他们矿里带着钍,放射性的。处理这玩意儿,一吨要八百美元。咱们这边处理同样东西,差不多就两三百美元。贵三倍。谁受得了。
最要命的是技术跟不上。他们每年研发砸的钱,才占收入的1.2%。咱们北方稀土可是5.8%。差太远了。结果就是,他们只能弄出四种轻稀土,像镝、铽这些重稀土,压根搞不定。
就算弄出来点东西,纯度也不行。去年他们产的氧化钕,平均纯度92%。可电动车电机要求是99.5%。差这么一截,人家根本不要。
所以他们只能把初级产品便宜卖出去,回头再花大价钱买回来成品。政府每年补贴五千万美元,分到十二家公司头上,每家那点钱,连条像样的深加工线都建不起来。
结果就是,他们一年花两亿美元进口稀土磁铁,八成是从中国买的。有矿用不了,真是憋屈。
再看俄罗斯。他们那个托姆托尔矿,一千万吨储量,重稀土比例高,本来是张好牌。可矿在冻土带,冬天零下六十五度,钻头打二十多米就断。一个月光换钻头就得三百万美元。
还得烧油铺管子化冻土。一平方公里要两百万美元以上。冻了又化,化了又冻,矿坑边坡还容易塌。去年一次小塌方,直接损失八百万美元。
设备也麻烦。原来指望德国的磁选机,加拿大的分选系统。制裁一来,全断了。三台核心机器没配件,2019年就趴窝了。项目拖了五年,光维护费烧掉五千万美元。
现在石油公司接手,说要重启,还得再投十二亿。钱在哪。
运东西也不省心。走西伯利亚铁路,每年三个月轨道变形,车没法跑。去年两列车卡在路上,堆矿砂多花了两百万美元。走北极航线?通航时间短,保险贵,算下来物流成本占总成本四分之一。
提纯技术也不行。他们镝的纯度最高99.2%。可军工要用的得是99.99%。差那零点七九,货就进不了高端市场。
去年他们产量才占全球1%。自己国家军工的需求都满足不了百分之十五。新能源车用的磁体,八成靠进口。
嘴上说2030年要增产七倍。可技术不够,钱不够,产业链也没配齐。这话听着像画饼。
咱们中国呢。储量四千四百万吨,是印度的六倍多,俄罗斯那个矿的四倍多。但真正厉害的不是数字。
赣州那边用“原地浸矿”,往地下打药水把稀土溶出来再抽上来。损耗不到5%,比露天挖少三十个百分点。用水也从两百吨降到二十吨以下,省水九成。
内蒙古选矿厂里,AI光谱仪一秒扫五百次,准确率九十八。最关键的是分离技术。徐光宪院士搞的“串级萃取法”,能把十七种稀土一个个分开,纯度全上99%。
成本降了七成,废水回收率提到95%。湖南有个厂,一年省了一百二十万吨水,少排八十万吨废水。
从找矿、开矿、分离,到做磁体、收废料,整条链子全打通了。2024年开始管出口,配额审批,低端矿不让多出,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提到65%以上。
美国电动车用的磁体,八成五从咱这进。欧洲风机里的永磁材料,七成来自中国。去年德国一家大车企,因为咱这磁体晚到几天,一条生产线停了,亏了两个多亿欧元。
人家还在为纯度发愁,咱们已经把整个产业攥在手里了。
这事让我想到一个理儿。资源多不算本事。能把资源变成东西,还能让人家离不开你,那才算真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