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刚喘口气,特朗普就急吼吼推“下半场”:那仨死疙瘩真能扯开?

特朗普在“真相社交”上敲下那句“第二阶段现在就开始”时,加沙刚喘了口气——20名人质回来了,算是第一阶段勉强交了差。可没人提的是,还有几十具遇难者的遗体没送回,家属还在等。这口气,其实没喘匀。

这事得从头捋。今年9月,白宫甩出个20点计划,想给加沙冲突踩个刹车。哈马斯放人,以色列撤军,表面看像是谈妥了。要知道,以军之前占了加沙一半以上的地盘,能撤出来,当时真让人觉得和平有戏了。

但戏演到一半,卡壳了。以色列最想要的,是所有遇难者遗体完整归还。结果呢?哈马斯只交了4具。这落差太大,直接把信任砸了个稀碎。以色列立马翻脸,扬言要关拉法口岸——那是加沙的生命线。谈判刚有点苗头,又凉了半截。

更荒的是接下来的沙姆沙伊赫峰会。美国、埃及签了协议,可正主一个没来:以色列总理没露面,哈马斯头目更不可能到场。连沙特、阿联酋这些地区大佬,也只是派个代表意思意思。这就像办婚礼,新郎新娘缺席,亲戚们自己签了结婚证,还宣布“婚姻成立”。特朗普当场高喊“战争结束了”,可细问一句:怎么结束的?谁管加沙?两国方案呢?他一句没提。

这哪是谈和平,分明是赶场子拍照。

第二阶段刚,第一个雷就炸了:遗体到底还还不还?听起来是人道问题,实则全是政治算计。以色列说哈马斯故意扣着不给,哈马斯回一句“找不着”,还拉上埃及人帮忙搜。可谁信?在加沙,一具遗体都能当谈判筹码。对以色列,这是民心和政府脸面;对哈马斯,这是手里为数不多能压住对方的牌。

更糟的是,谈判桌上话还没说完,以军又开火了——借口“可疑人员靠近”,打死了6个巴勒斯坦人。刚捂热的一点信任,瞬间冻成冰碴子。遗体问题,彻底从人道滑进了政治死胡同,谁都下不来台。

但比这更难解的,是加沙以后谁来管?白宫明说:哈马斯不能上台。可加沙210万人总得有人管饭、管水、管安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想接手,哈马斯肯放手?老百姓又认不认?没人敢打包票。

以色列嘴上说不吞并,可拉法口岸攥得死紧,撤军也拖拖拉拉。国际社会提议派维和部队,可谁派?派多久?听谁的?土耳其想插一脚,美国想当老大,阿拉伯国家怕这是“维和”幌子下的新占领。结果,加沙的未来,成了大国下棋的棋盘,本地人连棋子都算不上。

还有更现实的:钱从哪来?两年战火,90%的房子塌了,700亿美元的窟窿,百万人无家可归。美国嘴上喊援助,钱包捂得比谁都严。欧洲自顾不暇,表态比行动快。就算钱来了,以色列一不高兴就关口岸,水泥钢筋进不去,重建就是空话。

一个连饭都吃不上的地方,谈什么和平?伤口不给药,光念经没用。

特朗普喊的“第二阶段”,根本没碰巴以冲突的根子:巴勒斯坦人要建国,以色列要绝对安全。这两个诉求不调和,所有协议都是纸糊的墙,风一吹就倒。

现在的加沙,就像在薄冰上走路。表面能踩,底下全是暗流。靠几句社交平台宣言,撑不起真正的和平。否则,这“第二阶段”,不过是又一场中场休息——而加沙人,还得在希望和绝望之间,继续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