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万打了水漂?江苏仪征街头的豪华烟灰缸,为何只剩一个

每次打解放东路过,瞅见车场门口那玩意儿,我就想乐。

孤零零一个,杵在那儿,风里来雨里去,活像个被队伍落下的伤兵。

就一个不锈钢烟灰缸,硬是整出了点悲壮的意思。

你要是外地来的,没准还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城市雕塑,得凑上去合个影。

可我们本地人都门儿清,这哥们儿,是我们仪征城里一场无声闹剧剩下的最后一个活口。

这事儿得往前倒几年。

那天,也不知道是哪位高人灵光乍现,一拍大腿,解放东路“哐哐哐”就跟长蘑菇似的,冒出来一溜儿这玩意儿。

好家伙,那叫一个气派。

崭新,锃亮,在太阳底下反着光,晃得人眼晕。

我当时心里还“咯噔”一下,寻思咱这小城是要起飞了?

这手笔,这阵仗,绝对是奔着一线城市看齐的节奏。

说白了,那感觉就跟咱们中超的金元时代一模一样。

俱乐部老板们也不管什么战术、什么青训,上来就是“买买买”,把最大牌的外援弄来就完事了。

咱们这“烟灰缸军团”,就是那个时期的“天价外援”,往那一站,就是面子,就是政绩,就是“我们跟得上潮流”。

可足球不是光靠一个前锋就能踢的,城市也不是靠几个铁皮疙瘩就能变文明的。

你那个身价一个亿的前锋,来了之后,发现队友连球都传不明白,后防线跟纸糊的一样,教练在场边除了摊手啥也不会。

结果呢?

他除了在场上干瞪眼,还能干啥?

咱们那些“不锈钢贵族”的下场,有过之而无不及。

它们被寄予厚望地摆在那儿,结果呢?

转头就被人当成了垃圾桶,剩的奶茶、啃的骨头,一股脑全往里塞。

还有的,干脆就被人整个“转会”走了,今天还在,明天连个坑都不剩。

简直就是一场行为艺术。

整个过程,快得离谱,就跟一阵风似的。

当初轰轰烈烈地来,后来就稀里糊涂地没。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啥,没人说,没人问,大家伙儿心照不宣。

网友的记忆只有三秒,但这条街的记忆,可都刻在这剩下的独苗身上了。

所以我就特想知道,当初那个拍板的“大聪明”,他到底图啥?

是不是觉得,只要我把硬件给你配齐了,你们要是再不文明,那可就赖不着我了?

这逻辑,绝了。

这就好比你给一个五音不全的人一把顶配的吉他,然后跟他说:“喏,工具给你了,你要是还唱不好,就是你自己的问题。”

这不是扯淡嘛。

现在就剩车场门口这一个了。

我估摸着,可能是因为它位置好,天天人来人往,谁也不好意思当着大伙儿的面干点啥。

它就这么阴差阳错地活了下来,成了个见证者。

见证了那场“金元足球”式的城市管理,有多么华而不实。

而且最讽刺的是什么?

是我们一边花着大价钱搞这些面子工程,一边却对真正的问题视而不见。

我专门去查过,烟头里那个过滤嘴,主要成分就是塑料,扔在自然环境里,几百年都降解不了,最后变成塑料微粒,混进水里、土里,最后再回到咱们自己身上。

闭环了,家人们。

你看看,这事儿拧巴不拧巴?

我们放着这种真正要命的“环境污染”不去下狠手整治,反而把钱花在了一堆中看不中用的铁皮疙瘩上。

那个孤独的烟灰缸,现在在我看来,就像一个巨大的问号,戳在仪征的土地上。

它好像在问,咱们这城市,到底需要的是这种“看上去很美”的表面功夫,还是需要每个人弯下腰、把烟头掐灭扔进垃圾桶的那么一点点自觉?

反正吧,它现在也算个景点了。

下次你要是路过,可以跟它打个招呼,就当是跟一个老朋友唠唠嗑。

顺便也琢磨琢磨,在咱们身边,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神操作”,是不是还少?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