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要不要暂停推行“干部年轻化”?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有天与朋友喝茶聊天,他说前两年在国企搞得轰轰烈烈的“干部年轻化”最近很少被提起了。我问为什么?他说“提拔一个,躺平十个”。

的确,前几年国企急于求成,片面追求干部结构年轻化,甚至将干部队伍的年龄量化,把80后占比多少,90年后占比多少,00后又占比多少,45岁以上不再提拔任用作为考核指标,在某个时期,国企必须达到要求。其理由是年轻人有干劲、有闯劲,观念新、思路活,敢于创新。反之,他们认为老同志观念陈旧,故步自封,求稳怕乱的思想严重。

从理论上讲,这种想法也没有多大的错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过度追求干部年轻化的弊端也暴露无遗。

一是,年轻干部所缺的,正是老同志所拥有的

诚如前面所说,相比老同志来说,年轻人普遍有干劲、有闯劲,观念新、思路活,敢于创新。但是,年轻人最欠缺的正是老同志经过多年磨砺和积淀下来的宝贵工作经验,年轻人最大的问题是普遍阅历浅,工作经验不足,容易头脑发热和冲动。

而老同志普遍责任意识比较强,考虑和权衡问题全面,对工作和本行业了解,什么能为什么不能为心里有数,风险意识比较强。因此,他们不容易造成管理失衡,特别是一些重大决定决策面前不冲动、不冒进,能够做到行远致稳。

二是,干部为年轻化而年轻化寒了多数老同志的心

国有企业推行干部年轻化的前提是,老同志提前退下来,企业不同规定的年龄也不一样。有的提前到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两年或者三年,有的提前五年,个别企业甚至提前十年。

普遍老同志退下来后,无职无位,更多的是选择躺平,整天无所事事,等吃等喝,在企业就像一帮多余的人。因为无权无势后,很多功利意识比较强的年轻人也渐渐地远离他们,甚至嫌弃他们,这也是导致老同志们感到寒心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老同志们自感自己还有精力和能力可用,但在企业早就形同摆设后,觉得自己是废人,因此也就自感寒心。

躺平,便成了他们的唯一选择。

三是,年轻干部多作风漂浮,特别是功利意识比较重

现在很多年轻人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磨砺和锤炼,才能逐渐成才。有很多年轻人因为这样那样的机遇走上领导岗位后,由于他们还难以领会基层工作“上面千根线、下边一根针”的奥妙,常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决定和决策,导致工作与实际脱节,造成事与愿违的工作效果。

还有的年轻人一旦走上领导岗位后,他们的功利思想就开始膨胀,比如见利益就上,见责任就推,见困难就绕,与民争利。还有的人不愿体察基层疾苦和民情,只热衷于“向上管理”,只知道压任务和要结果,不愿意深入基层指导,造成下面怨声载道,甚至干群关系十分紧张。

四是,干部年轻化成了少数领导任人唯亲的“挡箭牌”

在有的国有企业,提拔任用干部任人唯亲。有的企业你提拔我的亲朋好友,我提拔你的弟兄姊妹,搞灰色交易。有关系的,从“家门”,到“校门”,进入企业后就步入“干部门”,由于缺乏过硬的能力和必要的实践历练,这样的年轻化干部工作稍微复杂一点、担子稍微沉重一点肩膀就折了,难当大任。

最可悲的是,一刀切的“年轻化”寒了不少年富力强、想干事能干事的中年骨干的心。

(我是屋檐滴水!看完后请点个红心和留下你的观点。若加关注,自信总有一篇文章会让你喜欢。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告知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