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倒吊人
编辑 | 倒吊人
日本内部矛盾怎么讲,最近这些年已经不是啥新鲜事,被各种全球新闻反反复复提。说来说去,绕不过老龄化。这事在日本,谁都知道,是块怎么啃也啃不动的硬骨头。不过这两年有点意思的现象出现了。耶鲁大学那位成田悠辅,直接甩出一句话:老人集体自杀,安乐死,国家负担能一下子减轻。日本官方没当回事,没想到网上一大票年轻人捧场,“成田老师,这想法才是救国之策”。下面的评论各有各的段子,什么“老人不死,我们没法活”“这才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不少人都挺认真的样子。
老龄化问题怎个严重法,日本下了血本解决,到头来效果不大,反而开始撕裂社会。年轻人心里有账本,发工资真没多余的。三分之一的国家预算进了社会保障和养老金,养老金谁拿?65岁以后不工作拿。可这钱怎么来的?一分一厘都是年轻人税单上的负担。每个月刚领到工资,先被扒走一块,干了活,养着一群不认识的老人,谁心里都不舒服。
其实刚开始大家也不怎么抱怨,日本人习惯忍着。后来一连串操作让年轻人真心不想再忍。退休年龄,原来60,这两年推到65、70,还听说准备上75。单位重要岗位基本被老人占着,年轻人想升职,加薪,没机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上一代还不肯走,哪轮得到新鲜血液进公司。说白了,就是一个坑一直坐着几拨人,年轻的进不了,老的下不来。再加上岛上资源有限,经济从来没真正从泡沫里爬出来,谁都焦虑,心里烦躁。
养老院,护理谁来干?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进这个行当。好多小城市的养老院干不下去了,九成九是资金不够,没人手。上班族辞工专门回家照顾老人,人里人气压出来一堆抑郁。2024年,日本媒体自己说的,10万人直接因照顾老人累到把工作丢了。一个家庭拖着两三个老人,日子没法过。财政压力、社保压力再加就业压力,这三座大山压到年青人快喘不过气,小部分人爆发情绪,事情失控。
最极端的事件,其实社会早有苗头。2016年,神奈川县公众场所出事——疗养院,员工拿刀冲进来。19条命没了,26人重伤,没人敢信居然是这个国家出现的画面。而且做了这事的人,一点后悔都没有——说自己是在为社会“减负”。外人看着冷血,其实日本社会里有人觉得他说出了心里话。事后再有护士直接在点滴里加消毒液,也是为了“清理床位”,原因只有一个,老人实在太多,忙不过来。这个社会戾气,从没像现在这么明显过。
路边老人捡个瓶子,年轻人顺手一块砖头扔过去。事例都能查到,日本媒体当时还特地采访,大家纷纷表示“现实挺无解”。有些老人连犯罪都变成了求助手段。那些真的被生活击溃的,宁可自己去警局投案。小峰阳子,70岁,照顾了母亲几十年,到了实在扛不住那天,也不得不选择把母亲送走,再自首。70岁的老人照顾90-100岁的老人,哪能坚持得了?
最新人口数据直接看,1.2亿人里3625万是65岁以上老人,占比29.3%。全球哪个国家敢想?哪怕社会福利再好,人都扛不住。出生率连年下降,孩子没人养,女人都不敢怀孕。恶性循环就是这样,老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大家互相埋怨,积压到爆炸。想补救,先是延长工作年限,老人多上几年班,能顶多少年算多少年。再往后,鼓励结婚养娃,加补贴,延产假,给现金救急。现实没变,熬了这么几年,生育率没见涨,压力却在叠加。
70岁照顾100岁的家庭到处都是,真被家庭责任绑到心碎。很多年轻妈忍不住哭,网络上一堆人发帖,问政府还有啥法子救。日本官方会议一个接一个,讨论新政一年又一年,根儿上问题照样摆着,未解。
说到成田悠辅那句话,没人真指望政府采纳。集体自杀、安乐死,不现实,也没人敢碰。但现实是,问题一天比一天重,国家没给出解法,年轻人与老年人隔阂还在拉大。底层情绪越积越多,网络上“恨老”情绪交织,“老人大军占着坑不让步”,“我们累死累活为别人养老”,光靠几条政策压根收不住。
其实日本,谁都知道“恨老”不是解决办法,只是各种矛盾堆到墙角,情绪找不到出口。谁都不是赢家,社会整个陷进死循环。别的国家,除了羡慕日本的安定和秩序,也该看到深层的脆弱——老龄化这道高墙,没人能轻松翻过去。
看老龄化问题,其实整个世界都被困住了。中国老龄化数字一天天上来,大家都看着,都在琢磨,怎么才有解?只不过日本这个先走一步,成了“人类预演样本”,像提前放了集电影,让整个东亚、全世界看一部悬疑剧。日本现在的青年,怨老情结越来越大,政策再缝补,指望光靠补贴补得回来,不现实,社会结构该走到哪一步全世界都在看着。
绕来绕去还是那句话,这世界每个人都得变老,终归谁都跑不掉。现在的年轻人,也会变成后浪口中的“前浪”。“恨老”无解,现实躲不开,社会该变怎么变,谁都不知道。只是心里憋着的话、网络上的吐槽帖、一次又一次的无力感,最终只能自个儿扛着。所有国家都在摸索,终有一天,老人和年轻人不再是对立面,老人问题也能解决成“每个人的未来”,对谁都不算遗憾。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