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战玩砸了?美国经济数据集体变脸,拜登那句话应验了

去年那场轰轰烈烈的关税大战,现在回过头看,简直是一出闹剧。当时特朗普政府信誓旦旦地说要让制造业回家,结果呢?钱是收到了不少,可整个国家的经济却被折腾得够呛。更扎心的是,拜登当年在联合国讲的那番话,当时大家都当耳旁风,现在看来人家说的全对。

你说巧不巧,财政部去年10月份公布的账本确实好看,关税收上来1180亿美元,财政窟窿也少了400多亿。乍一看挺风光,但你要是仔细看看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就会发现这笔账根本不划算。美国经济的各项指标往下掉得飞快,而咱们这边稳稳当当地发展,两边的距离眼看着就拉近了。

说白了,这到底是美国自己作死往后退,还是全球经济发展太快,美国这个老大哥跟不上趟了?

关税收得挺欢,后果来得更快

当初的盘算挺简单,就是用关税把外国货拦在门外,逼着工厂搬回美国来。特朗普一上台就来了个10%的普遍关税,这还只是热身。接着对中国下手,税率直接拉到60%,有些东西更狠,一下子加到125%。

从去年4月份开始的这场折腾,很快就失控了。本来以为只是针对个别国家,结果加拿大、墨西哥这些邻居都没逃过,连欧洲那些老铁也被波及。说好的制造业回流没见着影子,全球的供应链倒是先乱套了。

那些企业现在是有苦说不出。你看苹果公司的财报写得明明白白,供应链成本硬是涨了12个百分点。这多出来的钱谁出?最后还不是得消费者买单。

老百姓的钱包最先感觉到疼。超市里东西的价格蹭蹭往上涨,物价指数都快摸到3%了。算下来一个普通家庭,一年下来莫名其妙就得多花3000多块钱。本来以为通胀这个麻烦已经解决了,没想到去年10月份还顽固地停在3.5%的高位。

这股压力就像多米诺骨牌,从超市收银台一路传导到整个经济体系。美联储那帮人去年9月开会的时候,已经开始掰着手指头算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了,给出的答案是45%。华尔街那边更不乐观,摩根大通直接说有一半以上的概率会出事。

圈子里现在流行一个新词——“特朗普衰退”。亚特兰大联储的那套预测系统甚至算出来,经济可能会缩水接近3个百分点。想想前年还有2.5%的增长,去年的预测就降到了1.8%,这落差也太大了吧。

股市最能反映大家的心情。去年第一季度,标普500指数跌了11%,纳斯达克更惨,直接暴跌16%。7月份政府宣布给电子产品加25%的税,当天股市就跌了3个点。美元对欧元也软了4%,大伙儿都赶着买黄金避险,金价直接飙了20%。

最打脸的是,嘴上说要保护美国工人,结果倒好。去年上半年新增的工作机会比预期少了整整五分之一,失业率从4.1%一路爬到4.8%。摩根大通那边估计,到年底这数字可能要冲到5.3%了。

这么一看,本来想帮工人的政策,最后反而把他们推进了失业的坑里,你说这算什么事儿?

盟友寒了心,美元也开始飘了

经济上的麻烦还没摆平,国际上的日子也不好过。特朗普那套“美国第一”的打法,正在一点点消耗美国这些年攒下的信誉。以前大家把美国当带头大哥,现在看来更像是个惹麻烦的主。

先是退出《巴黎协定》,接着质疑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的作用。乌克兰那边需要帮忙,美国的态度却变得冷冰冰的。这种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的做法,让那些习惯了跟美国商量着来的盟友们感觉很不适应。

更离谱的是,特朗普好像把外交当买卖做,还净整些不着调的主意。说要买格陵兰岛,还建议加拿大干脆并入美国算了,结果丹麦和加拿大压根没搭理他。这种随心所欲的风格,让盟友们觉得美国太不靠谱了。

欧盟很快就有了反应,搞了个《2030年准备就绪》的计划,核心意思就是不能再把安全全押在美国身上了,得自己想办法。贸易数据也说明问题,去年欧盟跟中国的生意多做了10%,跟美国的反而少了5%。

美国主动退出后留下的空白,很快就有人填补上了。中东那边最明显,沙特和伊朗这两个老冤家,居然在中国的帮忙下和好了。这事儿要放以前根本想都不敢想,现在那边的大事不用再等华盛顿点头了。

这种在地缘政治上的被动,很快就影响到了经济层面。沙特开始琢磨在卖油的时候用人民币结算,东盟那边也在搞本地货币结算系统。几年前还只是小圈子里说说的“去美元化”,现在真的开始动真格的了。

政治上的不信任一旦传到金融领域,美元作为全球货币老大的地位就开始晃悠了。这反过来又削弱了美国用美元影响全球的本事,让外交孤立的代价越来越大。

你看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得罪盟友导致影响力缩水,影响力缩水给了对手机会,最后连自己的经济命脉都受影响。说到底,美国现在在国际上的尴尬处境,大部分都是自己作的。

内部矛盾爆发,社会撕裂加剧

一个国家在外面到处碰壁、众叛亲离,往往是因为内部早就出问题了。拜登当初警告的寡头政治风险,现在看来一点都不夸张。

特朗普政府的做法还在加剧这种趋势。让马斯克这样的亿万富翁管什么“政府效率部门”,同时大幅放松环境管制,让能源巨头赚得盆满钵满。结果呢?去年碳排放反弹了5%。一边是富人狂欢,另一边是普通人遭殃。

为了缩减政府规模,好几万联邦雇员被裁掉。移民政策越来越严,到处抓人遣返,不光引发了大规模抗议,还导致农业、建筑这些行业严重缺人手。社会矛盾一下子就激化了。

比贫富分化更可怕的,是对制度的破坏。特朗普公开攻击司法系统不公平,甚至给参与2021年国会山事件的一些人赦免了。在不少法律界人士眼里,这简直是在动摇根基。

拜登警告的第三个问题——假消息满天飞,现在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社交媒体上到处都是关于经济和关税的假新闻,特朗普的团队很会利用平台算法,把支持他们的声音无限放大,把那些客观报道全淹没了。

结果就是大家看到的和真实情况严重脱节。明明GDP增长预测从2.5%降到了1.8%,失业率不断往上爬,零售额下降了2%,消费者信心指数从110跌到95,可还是有调查显示,40%的人坚信经济正在变好。

当一个社会左右对立、种族矛盾尖锐、阶层严重割裂,当大家不再相信法治和制度,甚至连基本事实都没法达成共识的时候,想理性地讨论任何政策都不可能了。这个国家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也就从内部被掏空了。

数字会说话,趋势已经很明显

短短几个月时间,三个大问题的连锁反应已经清清楚楚地摆在那儿了。特朗普的政策与其说是单纯的错误,不如说像一把钥匙,把美国内部的各种矛盾全都释放出来了,而且还在加速运转。

经合组织预测,到2028年中国的GDP可能就超过美国了。世界经济论坛那边算得更细,说到2029年美国GDP在全球的占比会从23%降到20%。这些冷冰冰的数字,正在一步步验证拜登当年那个被当成笑话的预言。

说穿了,这个曾经被嘲笑为“杞人忧天”的警告,现在看来像是一个可以预见的结局。问题不在于某个人或某项政策,而是整个系统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陷进了一个很难爬出来的下坡路。

更关键的是,到现在也没看到美国有什么有效的办法能扭转这个局面。接下来的路,恐怕只会越走越艰难。

你觉得美国还能从这个困境中走出来吗?如果是你来做决策,会怎么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