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圈》这事闹得有点收不住了。
迪士尼+的全球播放模式让抵制声浪冲出了国境线。
越南和伊拉克的观众也加入了这场抗议。
前三级的风平浪静像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全智贤的角色在第四集突然吐出那个词的时候,很多观众按下了暂停键。
军事题材的外壳下藏着不太体面的叙事野心。
韩国军队在剧中的表现已经超出了常规的爱国宣传。
他们对三个国家的描写手法出奇地一致。
这种一致性反而暴露了创作者的意图。
国际流媒体平台成了文化冲突的放大器。
以前这类争议最多在本地发酵,现在直接全球同步。
制作方可能低估了跨国观众对敏感内容的警觉性。
或者说他们根本不在乎。
电视剧里的政治隐喻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娱乐。
特别是当它穿着商业类型片的外衣时。
观众用取消订阅代替了传统的抗议信。
这种抵制方式更符合流媒体时代的特征。
全智贤在剧中的台词几乎包办了所有涉及这三个国家的贬低性内容
她把中国描述成一个好战的国家
剧情里中美两国剑拔弩张
这时候韩国站出来当和事佬
世界和平就这么被韩国拯救了
这种安排确实挺有意思的
一个演员承担了这么多政治表述
可能不是巧合
国际关系被简化成英雄救美的童话
韩国总是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这种叙事模式看得多了
倒也不觉得意外
只是把复杂的地缘政治写成儿童剧
需要很大的勇气
或者说需要某种特别的自信
《暴风圈》踩到了地雷。这部剧在伊拉克网民眼里成了个问题。
他们把伊拉克拍成了恐怖主义窝点。屏幕上全是战乱和野蛮。好像那个地方从来没变过。
伊拉克网友不干了。有人在剧集评论区发问。现在的伊拉克早就和平了。为什么韩国人眼里我们还是那副样子。
当地介绍韩娱的网站发了声明。用词相当严厉。他们反对并且遗憾。剧里的伊拉克和现实严重脱节。
声明里强调伊拉克正在发展。经济增长是实实在在的。这种侮辱性描写不能接受。
抵制网站也建起来了。怒火烧得挺旺。
这事有点讽刺。韩剧在别处抬高自己没问题。贬低别人就碰了红线。创作自由和尊重之间那条线。他们可能画歪了。
也不是第一次了。越南观众之前也抗议过。套路都差不多。抬高韩国。踩低别国。
伊拉克网友那句话问在点子上。为什么你们眼里的我们如此糟糕。答案可能比电视剧本身更值得拍。
现在那边网站还在更新抵制信息。和平时期的伊拉克人。用这种方式回应屏幕上的炮火。
《暴风圈》讲了个挺邪乎的故事。韩国士兵在越南战场上成了英雄。这剧说五万韩国军人帮越南赶走了美国人。历史书可不是这么写的。
越南观众不干了。他们记得的是另一回事。韩国士兵当年干过不少屠杀。陈平大屠杀在六七年发生,死了九千多人。那场面想想都瘆得慌。
帮越南人打美国兵?不对,应该说正好反着来。韩国部队明明是帮着美军打越南的。这剧本把黑白颠了个儿。
抵制的声音越来越大。丁瑞庆和金熙元这回玩砸了。他俩一个写过《分手的决心》,一个拍过《泪之女王》,都是业内叫得上号的人物。可这次合作整出这么个玩意儿。
全智贤到现在也没吭声。她ins首页还挂着剧的宣传海报。那海报上的眼神倒是挺坚定,跟现实里的沉默一比,有点意思。
全智贤团队关掉了ins评论区,就这么个动作。
他们大概觉得三国观众的动静不算什么大事。
中国内地粉丝是她最大的基本盘,这次因为《暴风圈》,直接蒸发了两亿多人民币的商业收入。
内地市场可能就这么丢了。
辱华抵制的消息很快传回韩国,韩联社和《朝鲜日报》都给了不小的版面。
团队肯定注意到了。
韩国那边已经开始有反弹的声音,网上有人说,《暴风圈》根本没在中国正式上映,看盗版的人没资格批评,纯属玻璃心。
这话听着耳熟。
现在是中国、越南、伊拉克的观众在抵制,韩国网民忙着辩解,全智贤自己倒是一声不吭。
她好像真的不太在乎中国市场怎么想。
不对,应该说,她表现得不太在乎。
两亿不是小数目,但有些人更在意别的东西。
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