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今年以来,镇江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以《镇江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为指引,系统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科技服务赋能等八大行动,着力推动传统服务业提质增效、现代服务业扩容升级。
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131亿元,同比增长6.2%,高于全市GDP增速0.6个百分点,其中,属于规上服务业核算行业领域的居民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26.5%、14.4%、13.3%、10.8%,持续发挥经济发展“主引擎”作用。
物流枢纽能级提升
多式联运体系加速构建
围绕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水水中转枢纽和长三角区域性公铁水多式联运中心的目标,镇江市加快完善“1+2+N”物流枢纽布局,持续构建“通道+枢纽+网络”一体化运行的现代物流体系。其中,上隍货场517亩用地获省政府批复,拆房、站台墙及站场雨棚施工全部完成,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丹阳港正式调试运营,开通丹阳—张家港水路内河集装箱线路,实现内河集装箱零的突破,前三季度内河集装箱发运量1.1万TEU;镇江港铁矿石等大宗商品集聚效应显现,形成“港口+加工+贸易”全链条服务体系。
多式联运发展成效显著,全市已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8家,开通公铁联运线路6条、海铁联运线路1条、江海河联运线路7条。截至9月,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6.1万标箱,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丹阳至上海海铁联运“天天班”、“镇江—广州”特快班列稳定运行,海纳川公司氢氧化钾危险品公铁联运顺利开通,显著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
产业运行稳中向好,1—9月,全市规上服务业核算行业营收同比增长19.1%,排名全省第3,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22亿吨,同比增长3.37%,集装箱吞吐量35.5万标箱,同比增长10.4%。服务业十大行业门类中有九个实现正增长,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互联网及相关服务等3个行业营收增幅超40%,服务消费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文旅融合深化拓展
消费新场景持续涌现
镇江市以建设“人文名城”“青春之城”“康养之城”为目标,组建旅游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统筹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和消费能级提升。截至9月,全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2764.26万人次,同比增长25.53%;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达189.79亿元,同比增长36.05%,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约20个百分点。“苏超”赛事期间,全市异地文旅消费总额达88.76亿元,同比增长36.08%,文旅行业对消费增长的贡献度达31.86%,较去年同期提升7.44个百分点。
文博创新激发消费活力,成功举办“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镇江站活动,累计接待观众超13万人次,文创产品销售额达115万元。“南博小粉炉”“镇博小粉瓶”IP冰箱贴等爆款产品持续热销,相关创新实践获央视《朝闻天下》《新闻联播》多次报道,国家文物局等平台转载量超60次,博物馆经济实现成功“破圈”。
消费载体提质扩容,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第二届西津渡咖啡市集夜间客流占比达50%,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收入同比增长40%;2025“宜游镇江”夏季文旅消费季聚焦“研学、夜游、市集”等多元业态,推动消费供给提质、场景扩容、体验升级。以苏宁广场为中心,推进经折巷、水陆寺巷等区域业态升级,打造商旅文体融合消费集聚区;京畿路街区依托“文化+美食+国潮”出圈,多次登上央视栏目,成为长三角区域新晋网红打卡地。
低空经济加速布局
新增长点培育见效
镇江市积极把握低空经济发展机遇,稳妥有序推进“低空+文旅”“低空+体育”“低空+农业”“低空+巡检”等多领域发展,推动无人机江河巡检、跨江大桥监测、公路网巡查、环保监控等应用场景落地。重点打造“空中看镇江”飞行线路、滑翔伞赛事、无人机编队表演等项目,目前已开通5条空中旅游线路,举办6场无人机赛事。
航线网络持续优化,加密合肥⇌镇江(大路机场)低空航班频次,航线串联合肥市区、巢湖、采石矶、长江、南京、京杭大运河、镇江等多处热门景点,有效提升跨区域低空出行体验。
消费场景持续创新,镇江丹徒长山国际航空飞行营地推出滑翔伞、热气球等低空体验项目,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空中观景体验,相关活动两次亮相央视《新闻直播间》。国庆中秋假期,创新推出无人机“江上外卖”热食配送服务,实现热菜、卤味从餐厅直达船头,有效解决船民就餐难题,彰显低空经济便民惠企价值。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镇江市连续三年开展“惠企‘镇’行”专项行动,联合市委机关工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等20余家市级部门,按行业领域走访对接企业860余家(次),建立营商环境“首席服务员”工作制度,形成“服务企业—收集诉求—问题交办—处置反馈”闭环机制,累计帮助经营主体解决项目能评变更、用地挂牌上市等各类问题诉求380余项,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
强化金融精准赋能,组织开展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链、高性能材料等6场政银企对接会,吸引150余家(次)金融机构、200余家(次)企业参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3份,发布专项授信280亿元。积极推动“苏服贷”“交运贷”等专项政策落地见效,加强服务业企业金融供给,为产业发展注入资金活水。
下一步,镇江市将紧扣经济发展新形势和服务业发展新要求,科学描画“十五五”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蓝图,加速推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深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互促共进,聚力将现代服务业打造成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产业升级的关键支撑,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注入持续动力。
镇发改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