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背后的冰火两重天
2025年券商投行半年成绩单出炉:行业总营收155.3亿,同比增长18%,看似暖意融融,实则暗流汹涌。中信、中金等前五大券商狂揽超10亿收入,而13家小券商却连1亿门槛都未跨过。更残酷的是,华安证券等4家业绩翻倍,中原证券等14家却暴跌超30%——一场"强者通吃、弱者退场"的生存游戏正加速上演。
债券狂欢VS股权寒冬:谁在躺赢?谁在裸泳?
1. 债券的"政策红利盛宴"
政策东风催生黑马:科创债、乡村振兴债等专项品种成中小券商的救命稻草。申万宏源债券主承销规模创历史新高,家数暴涨37%;西部证券科创债承销飙至68.94亿,超去年全年;第一创业债权融资额暴增296%,中小券商靠"债"逆袭。
华叔洞察:监管开闸放水,债券市场已成政策套利主战场——但若只会跟风,终将被潮水褪去后的风险反噬。
2. 股权业务的"幸存者游戏"
巨头垄断下的孤独赢家:国联民生凭合并效应股权承销额激增1315%,吃尽资源重组红利;华泰、招商IPO承销额翻数倍,但全行业仅5家实现正增长。
华叔锐评:股权市场已是头部玩家的私人牌桌,中小券商挤不进A股IPO,转战北交所实为无奈之举——与其硬拼资源,不如认清自己的牌面。
暗雷!合规暴雷成最大杀器
政策铁拳正在重写行业规则:华西证券因金通灵项目被暂停保荐资格,上半年股权业务颗粒无收;太平洋证券受地方债管控冲击,债券收入暴跌55%。
华叔洞见:合规不再是成本,而是生存底线。当监管利剑高悬,风控短板就是定时炸弹——过去靠"闯关"的野蛮增长模式,正在被政策钢印彻底封杀。
(案例警示:合规失误直接摧毁业务基本盘)
破局!中小券商的生死突围战
1. 区域深耕:做地头蛇,不当凤尾。山西证券死守本省公司债承销榜首;财通证券绑定浙江产业集群,用AI技术提效;
华叔观点:在巨头缝隙中,区域护城河比全国野心更务实——本土政商资源+垂直领域专业度,是小投行最硬的底牌。
2. 赛道聚焦:宁做针尖,不做铁饼
国金证券猛攻科创板、北交所;东方证券专注科技能源并购;
华叔洞察:与其全赛道陪跑,不如把针扎透一个产业——专业化服务才是溢价来源。
3. 国际化:跳板还是陷阱?
中信建投以香港为枢纽覆盖中概股回归;东吴证券布局新加坡辐射东南亚;
华叔警告:跨境业务看似高大上,实则考验资本厚度和风控内力——没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否则跨境变"跨坑"。
分化时代,活下来就是赢家。券商投行已进入残酷淘汰赛:头部靠垄断通吃,中部靠特色求生,尾部在合规雷区挣扎。未来不属于大而全的杂货铺,而属于小而精的手艺人。
华叔结语:当潮水转向,只有穿上合规盔甲、握紧专业武器的人,才能穿越周期。
你认为中小券商还有逆袭机会吗?关注@华叔大视界,看透财经迷局!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