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男篮真的这么强?热身赛一场“教科书”级的碾压
这场比赛其实一就已经看出来端倪了。约基奇、博格丹诺维奇带队,塞尔维亚这阵容放在欧洲,绝对是顶配,几乎是把NBA全明星的配置搬到了国家队。人家刚一上来就是10比0的小高潮,斯洛文尼亚这边东契奇投篮不进,勉强混了两分,整个首节直接拉开了10分的差距。讲道理,热身赛嘛,大家不一定把胜负看的特别重,但塞尔维亚打得是真的狠,不是“走一步看一步”,是真想通过热身把状态拉到顶。
说到首节那个攻防转换,其实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塞尔维亚的团队配合。约基奇这种球星,他不是光靠个人硬怼分数,他能把所有人串联起来。你看武克切维奇、约维奇这些配角,只要约基奇在场,分分钟就能吃到机会。斯洛文尼亚那边其实也不是没人,但除了东契奇,能站出来的太有限了。东契奇自己打铁也不是没原因,塞尔维亚对他的夹击,真的是欧洲杯级别的强度了。
东契奇陷入苦战,“一人球队”的尴尬到底怎么破?
其实这场球东契奇就是一个字——累。他出场时间也不算少,27分钟投了18次,就进了4球,其他队友确实不太给力。说一千道一万,斯洛文尼亚最大的问题就是除了东契奇没人能再给点火力支援。你不能指望他一人又得分又组织还要抗着防守,这不扯淡嘛,经常就陷入单打独斗,被塞尔维亚的防守按在地上摩擦。
咱们球迷早就说了,这种强队单核打法,打一般对手可能还行,遇上像塞尔维亚这种整整齐齐、人人都能得分的队,必崩。后面斯洛文尼亚其实也尝试了轮换阵容,但分差太大,气都泄了。东契奇最后干脆打得也不拼了,更多是走走过场。其实很多人都心疼他,从NBA季后赛到国家队,都是这副“孤胆英雄”,但集体项目哪有这么玩啊?
当然了,也有人会说塞尔维亚是不是“热身赛太较真”?但我觉得没啥,正经备战欧洲杯,谁都想试试自己最强阵容到底能打出多大优势。尤其是约基奇,最近NBA休赛期间估计也压了一肚子劲儿,不在NBA打球就得在国家队好好展示一下。
塞尔维亚的打法值得学吗?欧洲篮球的“团队模板”
塞尔维亚的打法其实是现在篮球趋势的一种缩影,强调团队、人人都有球权,防守也基本上没有短板。你回头想想前几年的欧洲杯,法国、西班牙、立陶宛这些队其实都差不多,主力球星是核心,但绝不只有一个能支棱起来的。塞尔维亚这场是典型的“团队篮球”,哪怕约基奇只得了10分,整场效率爆表,队友全都能一次次吃饼。
有意思的是,咱们中国球迷其实特别羡慕这种风格,谁不想看自家队像塞尔维亚这样,首发全是能打仗的?但现实是人才分布不均,想学也没那么容易。再说东契奇和约基奇,如果你非要比,那还是后者更适合欧洲这套体系,能当发动机,能防守,能串联,啥都干得漂亮。
还有一点,我听说塞尔维亚这帮人在平时训练也是特别“卷”,就是那种不怕吃苦,要把每个细节磨到极致。很多圈内朋友都说,他们这种态度跟NBA不少“大腕”还真不一样,没那么多花活,纯粹就是把球打好。
热身赛结果说明了欧洲杯会不会也是塞尔维亚的天下?
热身赛胜负未必就能全反映正赛走势,但你看塞尔维亚这场状态,真的是气势汹汹。不光赢了,还赢得很轻松。不光明星带头,角色球员一个比一个能打,这才是欧洲篮球的底气。这已经是他们热身赛七连胜了,气势摆在那儿,今年欧洲杯冠军路上,没人敢小看他们。
斯洛文尼亚那边如果东契奇还这么单打独斗,估计只能靠一两场爆种,走不远。但塞尔维亚这种“均衡发展”,就算主力某场发挥一般,也总有替补能站出来。因此这类队伍更适合大赛生存。
不少球迷觉得这场打得“没悬念”,但说一句老实话,球队能把每一场热身都当正赛打,这本身就值得学习。咱们国内的很多球队都是“随便打打”,可一旦进了正赛,往往就只有靠运气。
球迷心声:看完这场心里更踏实了,也更焦虑了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球赛就是检验一支队伍到底有几斤几两。塞尔维亚这班人打得团结又实用,看着让人舒服。东契奇虽然是巨星,但篮球毕竟不是一个人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游戏。咱们球迷看的不是某个“天才”有多能砍分,更多还是希望看到那种你来我往、团队协作的场面。
这场球看完,塞尔维亚好像已经提前进入了正赛状态,斯洛文尼亚还有点懵,估计回去得好好。而我,作为一名老球迷,真心希望今年欧洲杯能再多点这样的高水平较量,别总是“拼一人”。也希望自家球队能学到点啥,人少不是借口,关键还是有没有那股一条心、专注打球的劲头。
这场球没什么悬念,但却看得人心里挺畅快。欧洲篮球越来越有看头了,也让咱们对世界篮坛更有期待。不说了,等欧洲杯正赛开打,咱们再痛快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