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消费者常被新鲜上市的海鲜吸引,冲动抢购高价商品,结果多花钱还未必吃到好货。
立秋刚过,杭州留下农贸市场和古荡菜市迎来首批梭子蟹,摊主杨女士凌晨3点进货,7点开摊,不到9点一百多斤以65元/斤高价卖光;小丽等摊主提醒,等半个月量增价降。
这种抢购潮虽满足尝鲜欲,但理性等待更划算,避免盲目跟风浪费钱。
抢购行为源于尝鲜心理和社交需求,像张阿姨每年必买,但摊主建议基于实际经验——首批蟹量少价高,因小开渔后供应有限。
类似去年大闸蟹上市,初期每斤超百元,两周后跌至50元,消费者抢购后后悔。
季节性供应规律明显:梭子蟹8月底至10月大量上市,早期蟹肉不满,科学上蟹肥度随水温升高而增,现在买可能空壳多。
摊主分享的挑选技巧实用,如按压蟹脐硬则肉满,但高价时性价比低。
消费者规划购买更明智,等价格稳定到40元以下再入手,或选小规格蟹炒菜,省钱又享受美味。
摊主提醒值得听,别急着抢高价潮。
等半个月,蟹肥价跌,吃得实惠还放心。
跟风买贵了,回头一看降价,纯属浪费。
理性消费才是硬道理,海鲜季长着呢,急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