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这军工股又开始嗨了!”一位老股民在微信群里感叹。8月初的A股市场,军工板块像被点燃了似的,一波涨停潮迅速席卷兴图新科、爱乐达、北方长龙等多只个股,涨幅直逼20%。而长城军工、国机精工更是接连刷新历史高点。这热闹景象,不禁让人好奇:这波风到底还能吹多久?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资本市场向来对大事件敏感得很,而9月3日这个关键时间节点仿佛给军工业按下了启动键。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逢重大节日前夕,相关行业总会提前躁动起来。今年8月的启动节奏丝毫不拖泥带水,可别以为这只是“日历效应”那么简单。
全球军事开支正在经历罕见的大幅增长。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全球军费预计达到2.7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约9.4%,这是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一次跳跃!欧洲和中东地区尤为激进,北约国家防务预算占GDP比例突破3%,德国和日本防务投入增速超过20%。这场全球范围内的“武装升级”,无疑为国内相关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说到国内军工业,我们正处于一个形象转型期——我称之为“DeepSeek时刻”。过去,中国军事装备常被贴上性价比高但技术含量不足的标签。然而事实证明,这种认知正在被现实打破。2025年5月印巴空战中,据国际防务圈广泛流传的信息,我国某型无人机成功击落先进战斗机;红旗-9导弹系统在多个中东国家实战部署,其拦截效果令人侧目。这些成绩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刀真枪赢来的口碑。
不仅如此,今年第二季度主动管理基金对军工板块持仓比例环比提升0.63%,扭转此前连续十个季度下滑趋势。这说明机构投资者已经开始重新评估并看好这一领域的发展潜力。换句话说,现在不是盲目炒作概念的时候,而是基本面稳步改善与资金回流共同推动行情的新阶段。
从投资角度来看,有三个方向值得重点关注:
第一条主线锁定传统优势领域,包括航空装备(如战斗机和无人机)、导弹及反导系统,以及陆基合成作战体系。这些领域不仅具备强劲增长潜力,还因为技术迭代加快而持续提升竞争力,有望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第二条则聚焦未来发展热点,比如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以及智能化军事电子设备等新兴产业链。随着创新驱动加码,这些版块有望成为下一轮增长引擎。
第三方面则要留意业绩修复迹象明显的材料供应链与发动机制造行业。在航空发动机国产化进程提速、高性能合金及复合材料需求攀升背景下,上游企业正逐渐展现出价值洼地特征,为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过去十年里,国内军工业更多依赖消息面刺激,“预期市”的特征明显——消息一出就能掀起短暂高潮,但随后往往伴随快速回调。然而进入2025年以后,我们看到的是订单量稳步增加,从合同签订到交付兑现,再到利润显现,一个更成熟、更稳定的发展周期正在形成。不再是靠猜测炒作,而是真刀真枪地用业绩说话!
横店群演张某透露:“听业内朋友讲,现在这些公司接单越来越靠谱,看得见摸得着,不像以前光靠喊口号。”这种变化让不少资深投资者眼前一亮,也令外界对中国自主研发能力刮目相看。
不过,说到底,无论多么光鲜亮丽的数据,都不能保证风一直吹暖。有时候风向突变也可能发生,只能静观其变。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基础扎实起来,再配合政策支持和资金青睐,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春天来了!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当大家都盯着那些爆发式上涨时,是不是也该思考一下背后的真实力量?如果没有坚实订单撑腰,仅凭热钱推波助澜,又能维持多久呢?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不代表当事人及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