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点很扎眼,2025年6月,美国CPI冲回2.7%,核心PCE死活下不来,通胀这只“灰犀牛”又开始横冲直撞——特朗普政府还死磕高关税,想用加税砸出谈判筹码,结果反手就是推了一把通胀,这算盘打得真顺?
这轮谈判桌上,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亲自坐镇,商务部长都得靠边站——财政一号位出马,谁还看不出来这不是纯粹谈买卖,美国就是要用钱和债吓人,想把中国卡死在美债和关税双重压力下,这招管用不?
贝森特当场给中方下马威,直接拎出“500%关税威胁”,点名中国别碰俄罗斯石油,口气大得能盖过关岛台风——但这种极限施压,真能把中方吓退?关税砸下去,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不先哆嗦?贝森特心里没点数吗?
三个月前,特朗普刚把关税大棒挥起来,中国就低调甩出280亿美元美债,速度快得像剥香蕉皮,动作背后释放的信号是啥?美国盟友能兜住中国撤出的美债空缺?还是只是战略配合,帮老大哥撑场面?
美国财政赤字,2025财年前6个月直接破1.3万亿美元,每天印出70多亿债务票子,债务利息年年飙升——今年利息支出已经赶超国防预算,成了联邦政府最大“烧钱机器”,这堆债到底谁来接盘?
就这种节骨眼,美国财政部还开了线上捐款通道,号召老百姓“爱国还债”,美债快成众筹项目了,这画风正常吗?美国盟友真愿意把真金白银砸进来,万一特朗普政府哪天赖账,谁敢拍胸脯保证?
中国此时减持美债,动作很克制——既不是对抗,更像战略撤退,日本英国拼命补仓,说穿了也不是信心爆棚,全是利益交换和策略配合,这局美债棋盘,谁才是最后的庄家?
自1970年代“美元—石油—制造业”三驾马车,美国一直靠全球工厂的中国给美元续命,中国低价商品压住美国通胀,撑起美元实际购买力,这块基石能随便松动?中国要是大幅减持美债,全球美元链条会不会断?
再看谈判现场,贝森特三次坐镇,核心诉求一条——中国多买点美债,别让美国财政部太难看,但中国第三轮谈判后只丢下一句“反制措施如期展期”,不动声色地亮明底线,谁都明白,这句话背后是啥意思。
细扒每个节点,美国关税战其实就是“饮鸩止渴”,高利率下借新还旧,成本直线上天,财政部左右腾挪,能撑多久?中国手上的美债要全抛,美盟友真能兜住盘子?美元全球霸主地位,离得了中国吗?
特朗普政府高举关税大棒,表面是“遏制中国”,实则也是给自己盟友上紧箍咒,盟友们一边接盘美债,一边担心被关税制裁,左右为难,谁能笑到最后?
美国想用加税加压力逼中国让步,中方却用减持美债和反制措施稳住阵脚,主动权从来不在华盛顿一边,这场博弈,桌面下的牌比桌面上的还多。
中国的底气来自哪?一是全球产业链的“主力军”,二是人民币国际化逐步推进,三是对美合作始终留有余地,既能压住通胀,又能灵活撤兵,谁敢小看?
这轮中美金融“拉锯战”,看似暂时缓和,其实暗流涌动,美国不敢轻易加码,中国也不怕极限施压,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下一个爆点会在哪?美债、关税、还是产业链“脱钩”?谁会先出牌?谁能hold住场面?全球都在等风暴眼的新动向。
中美暗战再升级:减持美债、关税互怼,谁能撬动全球金融定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