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平壤人民保安局的办公室里,气氛比外面的寒风还冷几分。孙正东被带进来时,西装歪斜,领带松垮,一见父亲孙书记进门,立马捂着肚子喊“内伤”,可明眼人都能看出他脸色红润,哪有半点受伤模样。崔进男坐在角落,不紧不慢说了句“你爸已经在路上了”,倒把孙正东的嚣张气焰压下去几分。
朴局长随后进来,制服笔挺,腰板挺得像棵松树。他没急着说话,先翻开桌上的笔录本,眉头慢慢拧成个结。孙书记拍着儿子后背问“伤哪儿了”,金在武却冷笑一声:“你儿子在高原郡干的混账事,你心里比谁都清楚!”这话像颗火星子,瞬间点燃了屋里的紧张空气。
孙书记转头瞪金在武,却被朴局长轻轻拍了拍肩膀:“老孙,整风运动要开始了,这事儿得按规矩来。”孙书记脸色一沉,抓过笔录本撕成两半,纸屑像雪花般飘落。可朴局长没动气,弯腰捡起碎片,轻声说:“撕纸容易,可规矩立在那儿,谁也绕不过去。”
我坐在旁边,看着这场面,心里直叹气。孙正东仗着父亲权势横行霸道,可今天碰上朴局长这股子“按规矩办”的硬气,倒像撞上了堵墙。金在武搂住我肩膀说“胡总是国际友人”,倒把孙书记的注意力引了过来。他上下打量我几眼,没说话,可那眼神里带着几分试探。
金湘玉这时站起来说要回城内站上班,朴局长突然问:“你是金所长的闺女?”她点头,眼眶瞬间红了。朴局长叹了口气:“当年你爸平反的事,我经手的。”这话像把钥匙,打开了金湘玉的话匣子。她絮絮说着父亲的遭遇,说“要不是组织,哪能等到今天”。
孙正东在旁边急了,跳脚骂朴局长“翅膀硬了”,可朴局长没接话,转头对我说:“麻烦胡总再录份口供,我亲自记。”这举动像盆冷水,把屋里的火气浇下去几分。录口供时,朴局长问得细,我答得实,连金在武都凑过来听,嘴里直念叨“这才叫办事儿”。
孙书记最后拍着儿子肩膀说“回家”,可孙正东不依不饶:“不能就这么算了!”孙书记没理他,径直出了门。我望着他的背影,突然想起金湘玉说的“组织决定”——这世上,总有些规矩比权势更硬气,比护短更长久。
出了保安局,天已经擦黑。金在武哼着歌,声音里带着股子轻松劲儿。我抬头望了望天,月亮圆得像块银盘,可心里却沉甸甸的。这哪是场普通的审讯?分明是场规矩与权势的较量。孙书记撕了笔录,可撕不掉高原郡百姓心里的那杆秤;孙正东喊打喊杀,可喊不散朴局长坚持的“按规矩办”。
晚上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突然想起金湘玉说的“将军的恩情”——这世上,总有些温暖比权力更长久,总有些正义比护短更有力。孙书记护犊子,可护得住一时,护不住一世;朴局长坚持规矩,看似不近人情,却守住了更大的公平。
第二天去城内站找金湘玉,她正在擦柜台,见我来了,笑着递过杯茶:“昨天的事儿,谢谢你们。”我摆摆手:“该谢的是敢说真话的人。”她低头笑,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脸上,眼睛亮得像星星。
这事儿过去好多天了,可每次想起,心里都热乎乎的。不是因为冲突多激烈,而是因为那些敢坚持规矩的人——朴局长、金在武、金湘玉,他们像颗颗种子,悄悄埋在高原郡的土里。至于什么时候发芽,谁也说不准,但总归,是埋下了希望。
你说,要是遇上孙正东这样的人,是忍气吞声还是硬刚到底?要是你是朴局长,敢不敢在孙书记面前坚持规矩?要是你孩子被人欺负,是找关系摆平还是相信法律?这世上的事儿,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可我知道——只要有人敢坚持规矩,敢为正义说话,这世界总会慢慢变好。
最后想问问你,要是你遇到这种场面,会怎么做?是选择沉默还是发声?是相信关系还是相信规矩?这问题没有对错,可每个人的选择,都会让这世界多一分温度,少一分寒凉。你说呢?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