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阴谋曝光,要把200万巴勒斯坦人关进集中营?联合国急了!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突然公布一项引爆全球舆论的计划:在加沙南部拉法废墟上建造一座封闭式“人道主义城市”,将加沙230万巴勒斯坦人全部强制迁移至此。 一旦进入,不得离开,以军持枪在外围把守。 联合国紧急警告此举构成“种族清洗”,人权律师直指这是“反人类罪行动方案”。 美以正秘密谈判,试图把加沙人永久驱逐到非洲国家。 加沙民众怒吼:“绝不走进新屠宰场! ”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在7月7日向军方下达命令,要求制定详细方案,将加沙地带全部人口强制迁移至一座新建的“人道主义城市”。 这座城选址在加沙南部拉法市的废墟上,计划初期容纳60万巴勒斯坦人,最终目标是将所有230万人集中关押于此。

卡茨声称,进入该区域的巴勒斯坦人需通过“安全筛查”,确认非哈马斯成员后方可进入。 但最关键的是:一旦进入,不得离开。 以军将在外围远程控制安保,国际机构则被要求负责内部管理。 然而,多数国际组织因担心成为“共犯”早已拒绝参与类似项目。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美国白宫与特朗普会面时,公开支持该计划。 他声称美以正合作寻找“愿意接收巴勒斯坦人的国家”,并暗示已接近达成协议。 知情人士披露,目标国家包括苏丹、索马里等非洲国家,美以承诺以财政和安全支持作为交换。

所谓的“人道主义城市”被法律专家戳穿本质。 以色列顶级人权律师迈克尔·斯法德向《卫报》直言:“这就是反人类罪行动方案。”他强调,在轰炸和封锁下,巴勒斯坦人任何“离开”行为均非自愿。 强制迁移人口违反《日内瓦公约》和《罗马规约》,构成战争罪;大规模实施则升级为反人类罪。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大屠杀历史教授阿莫斯·戈德堡的批评更尖锐:“这就是集中营。 ”他讽刺卡茨的命名是谎言:“城市意味着工作、自由、医院和学校,而他设计的监狱什么都没有。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戈德堡提出致命问题:如果巴勒斯坦人拒绝进入或反抗,以军会怎么做?

加沙民众用血泪经历揭穿以军“安全区”的骗局。 去年以军在汗尤尼斯市设立“人道主义区”,随后却对该地发动空袭,造成大量平民死亡。 如今,幸存者纳斯琳·奥克尔控诉:“我们绝不会再去新屠宰场! 马瓦西的帐篷区已是地狱,轰炸和饥饿逼我们等死。 ”另一名流离失所者穆因·艾哈迈德揭露:“所谓‘人道城市’只是驱逐计划的新包装,方便集中消灭我们。 ”

哈马斯在声明中痛斥以色列推行“种族清洗”,并誓言巴勒斯坦人将以“史诗般的韧性”抵抗。 该组织强调,卡茨的计划已成为多哈停火谈判的核心障碍,哈马斯坚决反对任何强制迁移条款。

计划甚至引发以色列内部分裂。 以军总参谋长哈莱维在安全内阁会议上激烈反对该方案,警告其缺乏安全机制且需投入大量兵力。 内塔尼亚胡为此与哈莱维爆发争执。

国际怒火迅速蔓延。 英国外交大臣戴维·拉米斥责计划“令人震惊”,阿拉伯国家集体声讨“强迫流离失所”。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紧急警告:此举加剧人道灾难,违反国际法。 但美国仅以“弃权”默许安理会停火决议,实际仍持续对以军援。

一个被忽略的细节暴露了计划本质:以色列国防部已秘密委托波士顿咨询集团研究“重新安置”加沙人的成本模型。 尽管该公司否认授权,但消息人士证实,相关方案早在白宫讨论过。

加沙的现实让计划更显荒诞。 90%房屋被炸毁,医疗系统崩溃,80%人口靠援助生存。 联合国警告当地饥荒“前所未有”。 强制迁移230万人,等同于将濒死群体拖入更深的绝境。

以色列军方发言人在回应中玩起文字游戏:“集中人口并非行动目标。”但卡茨的指令白纸黑字写着“全部转移”。 这种自相矛盾,连以色列《国土报》都嘲讽“部长打了自己的脸。 ”

卡茨计划中唯一“人道”的,或许只剩冷酷的时间表:他要求若停火达成,60天内必须启动城市建设。 倒计时已开始,而世界仍在沉默。#图文打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