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国防部长纳塔蓬·纳克帕尼上将的公开声明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2025年10月22日,他在曼谷面对镜头时语气冷峻:“如果这次谈判失败,泰国不会继续浪费纳税人的钱召开无意义的会议。 必要时,我们将用一切手段捍卫主权。 ”这番话直指即将在吉隆坡举行的泰柬边境谈判,而“一切手段”四个字,让整个东南亚屏住了呼吸。
冲突导火索
这场危机的伏笔早在2025年7月就已埋下。 7月23日,一名泰国士兵在素林府边境巡逻时踩中地雷,右腿被炸断。 泰国军方指控柬埔寨军队近期埋设了PMN-2型反步兵地雷,并出示了现场证据。 次日,柬埔寨军队向泰国达叻府的军事基地开火,冲突迅速升级为重型武器交火。 短短三天内,双方在四个边境省份展开激战,泰国平民社区、医院甚至学校遭到炮击。 据泰国官方数据,冲突造成20余名平民死亡,102,000人被迫逃离家园;柬埔寨则报告13名士兵丧生,71人受伤。
泰国代理总理普坦在7月25日向联合国提交抗议信,指控柬埔寨违反《日内瓦公约》和《渥太华禁雷公约》。 而柬埔寨国防部反唇相讥,公开展示1907年《法暹条约》地图,指责泰国“入侵领土”。 一条模糊的边境线,瞬间沦为火药桶。
泰国立场
新总理阿努廷的上任让局势更加紧绷。 9月24日,他在曼谷视察时划出红线:“柬埔寨必须先从边境撤出重型武器和军队,否则谈判免谈。 ”他的态度代表了泰国军方的长期立场历史争议不能无限期拖延。 泰国皇家陆军发言人文泰·苏瓦里少将指出,沙缴府的争议土地并未列入两国联合边界委员会的争议清单,泰国对当地柬埔寨村民的“清剿”属于国内执法行为,而非国际冲突。
纳塔蓬上将进一步细化策略,提出谈判五大核心议题:撤离重型武器、联合排雷、打击边境网络诈骗、争议区联合管理、边界划定细节协商。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实质性进展”。 泰国副总理兼外长西哈萨·蓬集格强调:“我们欢迎东盟调解,但任何停火协议必须建立在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的基础上。 ”
柬埔寨回应
面对泰国的强势,柬埔寨选择将战场转向外交舞台。 冲突爆发后,柬埔寨首相洪玛奈立即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呼吁国际社会制止泰国“无端侵略”。 柬埔寨国防部多次否认埋设地雷和违反停火协议,并引用1962年国际法院对柏威夏寺的判决,强调争议领土归属柬埔寨。
柬埔寨的弱势地位显而易见。 全球军力排名显示,泰国军队规模是柬埔寨的3倍(36万对12万),空军装备数十架F-16和“鹰狮”战机,而柬埔寨几乎无战斗机可用。 但柬埔寨巧妙利用国际规则:一方面接受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的调停,另一方面坚持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试图以法律途径抵消泰国的军事优势。
谈判桌外
吉隆坡的GBC会议尚未开始,博弈已悄然展开。 泰国内阁通过机密决议,定下五大谈判要点;柬埔寨则加速向边境移民,巩固实际控制。 经济压力也在加剧旅游业是两国命脉,2024年旅游业分别贡献泰国和柬埔寨GDP的12%和9%。 冲突导致泰国3500万游客量、柬埔寨670万游客量面临暴跌风险。 分析师指出:“边境动荡可能触发国际旅行警告,对经济复苏是致命打击。 ”
东盟内部同样分裂,马来西亚首相安瓦尔紧急斡旋,但泰国坚持双边解决,拒绝第三方介入;老挝、越南等邻国担忧冲突外溢,已有炮弹落入老挝境内的报道。 更微妙的是,泰国前总理他信·西那瓦公开抨击柬埔寨前首相洪森“行为失常”,使谈判蒙上个人恩怨阴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