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开火,阿帕奇参战,也门胡塞无人机直击以色列机场

一架无人机悄然穿越了世界上最严密的防空网络。

2025年9月7日,也门胡塞武装操作的无人驾驶飞机在以色列拉蒙机场发生爆炸。

以色列国防军后来承认,这次攻击未触发任何警报。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事件发生在埃拉特市以南的主要航空枢纽。

机场的监控画面显示,行李检查区域遍布碎裂的玻璃和金属残片。

浓重的黑烟从航站楼中心的小花园腾空而起。

人群在惊慌中奔跑,四处寻找掩护。

一名63岁的男子被爆炸产生的碎片轻微擦伤。

另外一名女性在逃离现场时摔倒受伤。

两人均被送往埃拉特当地的约瑟夫塔尔医疗中心接受治疗。

以色列官方确认,另有六人因急性焦虑症状需要医疗干预。

也门胡塞武装的发言人叶海亚准将在事后发表了声明。

他宣称该组织于9月6日共发射八架自杀式无人机。

这些无人机分别指向六处以色列境内的目标。

其中包括拉蒙机场、本古里安机场、阿什克隆的设施和内盖夫地区的军事据点。

胡塞方面强调,其行动旨在持续破坏以色列的安全感。

以色列军方并未否认所有说法。

以国防军通报显示,他们仅拦截到其中三架无人机。

这些无人机是从埃及西奈半岛方向进入国境的。

以色列空军出动了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进行低空拦截。

但仍有至少一架无人机避开所有监测手段,成功突防。

埃及军方也参与了本次拦截行动。

埃及空军在西奈半岛上空击落一架胡塞无人机。

当地居民拍摄到的残骸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

残骸分析显示,该无人机属于胡塞武装使用的“萨马德”型号。

这是一种可长途飞行、具备低空突防能力的小型无人攻击平台。

其有效载荷约为15至50公斤,相当于一枚常规155毫米炮弹的威力。

本次袭击落点位于航站楼中央的露天花园区域。

由于未直接击中候机大厅,因此未造成大规模 structural 破坏或更多伤亡。

但爆炸的冲击波仍导致该区域多处玻璃幕墙碎裂。

以色列防空系统在此次事件中暴露出明显的短板。

尤其在对低空、低速、小尺寸目标的探测方面存在盲区。

胡塞方面正是利用了这一弱点,选择了复杂的突防路径。

无人机先绕行至红海沿岸,再从埃拉特港方向进入领空。

这个角度成功避开了以军主要雷达覆盖的集中区域。

军事分析人员指出,此类无人机造价低廉但技术实用。

胡塞武装目前具备平均每日生产十架此类无人机的能力。

相较之下,拦截每一架无人机所需成本高达数十万美元。

这种不对称作战方式正在重新定义现代区域冲突的形态。

以色列国防体系长期被誉为全球最先进和多层次的防御网络。

其中“铁穹”针对短程火箭弹,“大卫弹弓”和“箭式”系统应对中远程导弹。

然而在面对低空慢速目标时,这些系统显得反应不足。

事件发生后,以色列国内舆论出现多种声音。

部分民众对军方未能实现百分之百拦截表示不满。

也有观点认为,此类攻击虽难以完全阻绝,但应加强预警和主动打击能力。

胡塞武装自去年起加大了对以色列的远程打击力度。

其使用的武器包括弹道导弹和多种型号的自杀式无人机。

由于地理距离遥远,大多数攻击均在途中被拦截。

但本次事件证明,只要有一次成功突防,就可能对民用目标造成实质性威胁。

国际社会持续关注也门胡塞武装与以色列之间的远程对抗。

该组织此前多次声明,其军事行动是对巴勒斯坦局势的回应。

而以色列则视胡塞为伊朗支持的代理人武装之一。

区域安全格局正在因这类非国家行为体的远程打击能力而发生转变。

本次拉蒙机场遇袭不仅是一次独立的军事事件。

它揭示了现代防空系统在面对新型威胁时所遭遇的实战挑战。

低成本技术与战术创新正在不断冲击传统国防概念的有效边界。

战争的形式不再局限于正面战场和高价值武器对决。

如何防御来自数千公里外的低空渗透,已成为多国军队的新课题。